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同性戀跟異性戀是一樣的,都是人的本能反應。
我聽說過一個很浪漫的說法,來自古希臘。
很早以前的人和現在的人長得不太一樣。那時一個人有四只胳膊,四條腿,兩個頭,連生殖器都是兩套。所以那時的人按性別來說分為三類,男男、女女、男女。由于人們的所有器官都是兩套,所以他們很能干,能干到有一天讓天上的神也開始擔心這些人會不會威脅他的統治。于是神把人劈成了兩半,這樣世上的人就只有兩種了:男人和女人。而被分開的那兩半注定要在生命中互相尋找。以前是“男女”的,現在就是異性戀;以前是“男男”“女女”的,現在就是同性戀。
同性戀的產生是個復雜的課題。撇開同性戀的生理因素不談,我相信沒有一套理論是完全適用于所有的同性戀者,因每個同性戀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經歷、性格等都有不同之處。但在輔導同性戀者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到他們都有兩個非常顯著的共同點,那就是與同性父母的關系的疏離及幼時受到性侵犯。
1.與同性父母的關系疏遠
伊莉沙白.莫白莉博士(Dr.Elizabeth Moberly)未發表她的專論之前,很多心理學家及精神病醫生都相信同性戀的產生在于同性戀者與異性父母的關系過于親密,導致他們與異性父母而非同性父母認同。另同性戀者也因此與母親的心理相一致,尋求受男性的庇護。這些心理學家及精神病醫生的統計也顯示男同性戀者的母親大都是屬于過份溺愛他們、獨立性強、強悍的一類。他們的父親則多數都是屬于內向,不茍言笑,與自己的孩子的關系不怎么親密,甚至疏遠的一類。
伊莉沙白.莫白莉博士則認為與異性父母過于認同是同性戀的結果而非產生的原因。她認為同性戀的產生在于同性戀者與同性父母的關系破裂,而同性戀者則希望通過同性戀性關系或戀情來彌補這個缺憾。
什么原因導致男孩與父親的關系疏遠呢?
答案是多方面的。最常見的因素,便是父親忙于賺錢,沒有時間與孩子相處,久而久之,雙方的關系也會越來越疏遠。又或許是某種原因造成父親一開始就不大喜歡自己的孩子,如孩子的倔強性格,或把生意的失敗歸咎于孩子等。許多時候也是由于孩子本身的緣故。有些孩子過于敏感,有時不是父親不愛他,而只是他自己本身覺得父親不愛他,因此便主動與父親疏遠。賽.羅杰斯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孩子性格的關系,與父親本身無關。很多人問我,為什么生長在同樣的家庭,其中一名會成為同性戀者,另一個卻完全正常呢?其中的一個答案,我想或許與孩童的性格有關,比如一名孩子或許比較懂事,了解到父親沒有時間陪自己,而是因為工作忙,并不表示父親不受自己。另一名孩子則可能過于敏感,無法接受父親對自己的疏遠。另一個可能的原因便是兩個男孩受到的待遇不同而造成心理的偏差。以我本身而言,我與父親的關系比起哥哥與父親的關系,可說是有天淵之別。我的哥哥與父親的性格比較相似,因此他們比較合得來。我則常常覺得與父親格格不入,無法與他相近,就好象在圣經里雅各比較親近母親利百加,以掃比較親近父親以撒般。
我們相信一名男孩從出世開始,若要順利正常地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在他的家庭里他除了需要母愛及看到父母之間的關系融洽外,還需與父親有親密的關系。因為身為男孩,父親才是他真正的模范。只有父親才能夠讓他真正的感到什么是以自己的性別為驕傲,他需要與父親認同,并獲得父親的愛、關懷及認可。沒有了這些,他便會感到自己猶如一片浮萍般,沒有安全感及認定的方向。
很多同性戀者便是因某種原因而無法與同性父母認同:反之,他們過份的與異性父母認同,有些甚至出現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舉止,我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到了入學年齡,除了那些比較孤僻性格的孩童外,一般的孩童都比較容易與同性的孩童結交成好友,與異性的關系則相對的比較疏遠,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我們很少聽到小學生在那小學時就對異性產生濃厚興趣,這樣要等到大概他們上中學時才會發生。
上了中學,由于身體開始發育約緣故,也有了性的沖動,很多孩子會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很多同性戀者卻因在小學時就與同性朋友的關系疏遠,或是性格、舉止女性化、男性化的關系等(很多來到抉擇機構接受輔導的同性戀者都有此背景),而使他們繼續停留在希望與同性相近的階段。也因此他們對異性完全沒有興趣。他們反而對同性發生興趣;也因身體開始發育的綠故,這種興趣便可能被「性化」,使他們對同性產生性的幻想。很多同性戀者告訴我,他們與同性的性行為都是大概在中學時候開始,我本身也是如此。如果不制止的話,這種現象便會持續到青年、成年、中年甚至老年期。
我本身及其它眾多我祈接觸到的同性戀者的經歷也印證了與同性父母關系的破裂是同性戀產生的最大主因這一點。超過90%前來抉擇機構尋求輔導的同性戀者與同性父母的關系都有一段很大的距離。國際出埃及組織及我所事奉的抉擇機構也以此作為幫助同性戀者戰勝同性戀的出發點——那就是通過正常而非羅曼蒂克或性關系來彌補與同性父母關系的不足。
我們相信,同性戀者追求同性愛及親密的關系非但沒有錯而且是需要的。同性戀者因某些原因而導致自己與同性父母的疏遠,使他們無法獲得同性父母的愛、鼓勵、了解及認同,要彌補這一缺陷,他們除了要盡可能與同性父母重新建立關系外,還需與其它同性別的人建立健康且親密的關系。遺憾的是同性戀者不是完全疏遠同性,就是盼望或已經與同性們有羅曼蒂克或性的關系。他們要學的一門最重要的功課,就是與同性建立親密但健康的關系,學習如何控制自己,避免把這種關系羅曼蒂克化或性化。
同樣的,教會中的非同性戀男士能給予同性戀者的最大幫助,便是與他們建立親密的友誼。遺憾的是,教會往往知道某人是同性戀者后,便對他們退避三舍。很多時候,是因偏見的緣故。他們或許認為同性戀是個非常罪惡的東西,深怕與這些人交往便會被玷污,有些父母甚至不允許他們的孩子與這些人有任何方面的接觸。這就好比同性戀者是麻瘋病人般,必須受到隔離。耶穌基督若今天在我們的教會當中,他不知要為我們對同性戀者的態度感到多心痛,因這與他在世時對那些患難的人的態度有多大的距離。我懇求教會人士在認識這些人后,要像我們的主耶穌一樣,對他們伸出友誼之手而不是排斥他們。
2.性侵犯
抉擇機構的調查顯示,來到抉擇機構接受輔導的人員當中,有大約87%的男性及67%的女性在十二歲之前就已受到了性侵犯。我們相信這與同性戀的產生有密切的關系。為什么性侵犯對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有如此重大的影響呢?
對女性來說,那些侵犯她們的男人,可能是她們的鄰居、父親、哥哥、舅舅、叔叔或家人的朋友等。這些人應是她們的保護者,一旦她們受到了這本應保護她們的人的侵犯,她們便會對這些人及世上所有的男人失去一切的信任。很自然地,她們也會憎恨及厭惡這些人。為了保護自己,她們便會把這些人完全拒于她們的內心世界之外,不再對他們有任何的信任。但我們都知道,要求受到保護是女性的一種很自然的心理。沒有了男性的保護,她們便會轉向同性,如果她們所認識的同性之中也有同樣的傾向,那么很容易的兩個人便會跌入同性戀的圈套。
有些女性可能自己本身沒有受到任何的性侵犯,但她們可能在生命中經歷一些痛苦的事情,促使她們總結男人都是不可靠的東西——譬如在家里母親常被酗酒的父親毒打,或者她們本身一而再的被男人拋棄,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同性戀心理的產生。
那男性呢?
很遺憾的是,受到性侵犯的男性,侵犯他們的人,一般上也都是男性。這些人同樣的可能是他們的親戚、鄰居、父母的朋友。甚至老師等。當他們受到性侵犯時,他們可能起初不了解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他們受到的性侵犯可能是一次性,也可能是連續性的。性侵犯的最大傷害,在于它使一個人對自己的性別與身份感到混亂。一名曾受到性侵犯的男孩,長大后當他回想起這些事時,他可能會問自己:「為什么我會受到另一個男人的性侵犯?是不是因為我本來就是天生的同性戀者?」他也可能記得在受到性侵犯時,整個過程帶給了他些許的快感。如果內心存有內疚,那只不過是事后的事。也因此他們總結自己必定是同性戀者,不然怎么會受到男人性侵犯,且從整個事件中獲得快感呢?
另一點,很多受到性侵犯的男同性戀者,他們都來自破碎的家庭,與父親的關系尤其疏遠。如果有另一男人與他們做出親密的行為,雖然有時他們知道這些都是錯的,但因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內心所渴慕的關懷及愛,雖然性行為不等于這些,但能得到另一男人的青睞就已經是足夠了。這會導致他們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那就是要得到愛,就要從性方面獲得。也有些人純粹是因為從整個事件中獲得了性的滿足及快感而沉溺于同性戀性行為,最后變得不能自拔。曾經讀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如果你所做的一件事帶給你莫大的滿足,雖然有時那不是一件好事,但若不控制自己你便可能會繼續做下去,因滿足感是一般很強的原動力。我非常同意這個論點,同性戀性行為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然,這個與基因也不是毫無關聯的
據最新DNA理論分析,有可能身為男人實為女人的情況出現。
眾所周知,性別決定始于受精卵。如果精子中攜帶的是X染色體,那么受精卵長成女性,而如果精子中攜帶的是Y染色體,那么受精卵長成男性。但問題是,僅有XY染色體并不一定能成為男子漢。臨床醫生都知道有一種病叫斯威爾癥,這種病的患者擁有男性XY染色體,其生殖器官卻全為女性。最近的幾項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奧秘。
Y染色體上有一個叫SRY的基因,其正常表達才是成為男子漢的重要條件。SRY基因編碼的蛋白質需要細胞核,啟動一系列基因的表達,才能產生雄性性器官睪丸。在最近舉行的美國細胞生物學大會上,來自澳大利亞的兩個小組報告了他們的發現。SRY蛋白質細胞核需要一個特殊的蛋白質(importinβ)的幫助。如果SRY蛋白與importinβ的結合部位因產生突變而不能結合,XY動物的性器官依然不能發育為雄性睪丸,而會發育成卵巢。
你正與某女子打得火熱,雙方如箭在弦,在急促的呼吸中,扭作團,倒向床。這時你的女伴忽然低聲呢喃:爹地……下一篇:剩女,就是一種心態的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單身情歌你可以唱多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