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怎么理解自黑的行為?平時在看電視報道或是各種書籍的時候,我們總是樂于看見對于別人的贊美,似乎很多人都是只有優點沒有缺點的。但是,也有一種人,他們不會每次都展現自己好的一面,也樂意分享自己的不好面給別人。這種情況我們就稱為自黑。而心理健康專家解釋,樂于自黑的人,心胸才是真的豁達的人。
臺灣演員陳妍希因在新版《神雕俠侶》中的造型被網友吐槽為“小籠包”。她自稱,最初的確會難過,但越來越看得開。近日,陳妍希代言某游戲,不懼自黑開起“陳記小龍包”賣包子。有網友稱贊,“敢接這種代言真有肚量”,“不怕吐槽,敢于自黑,情商真高”。陳妍希為什么敢于代言小籠包呢?
心理解讀:如果一件事你還深埋心底說不出口,說明它對你的負面影響還沒過去。同樣,如果一個人罵你,你暴跳如雷,耿耿于懷,說明你把對方的話當真了,將自己禁錮在對方用語言建造的“監獄”里。比如2006年足球世界杯上,齊達內被馬特拉奇的語言激怒,用頭頂撞對方而被罰下場,終與冠軍失之交臂。而如今,陳姑娘敢用廣告的方式把玩“小籠包”的綽號,是真正放下了。她的這種能力就是“認知解離”——— 不被“小籠包”的標簽控制,而是為我所用。
認知解離是一項非常強大的能力,幫助人們與自己的各種想法保持一定距離,只需觀察它們,而不受其控制。如此一來,思維對人的絕對控制力量也就減弱了。比如在“包子臉”、“傻姑”等負面評價中,如果陳妍希從認知上融合了這些惡評,那她活得就會很累。而她運用了認知解離的能力,知道別人的評價只是一堆詞語而已,并不能和自己劃等號,便可在惡評面前巋然不動,還機智靈活地抓住了利用“小籠包”展現包容的機會。
多數人都希望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給別人,不希望缺點被暴露。這樣會讓自己生活的比較累,只有不過分要求自己,敢于展現真實的自己,才能做到心胸開闊與豁達。
推薦閱讀:忌妒的心理機制是什么
下一篇:虛無妄想癥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經常懷舊的人心理更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