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忌妒的心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但是就要看你怎么樣去對待,你的嫉妒是屬于什么樣的忌妒?因為有的時候嫉妒是充滿仇恨的,這樣的嫉妒并不利于心理健康,但是還有一些良性忌妒是可以成為你的一種動力,讓你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順利。
許多電影、電視劇的劇情由嫉妒推動,如宮廷劇《甄繯傳》。美國作家約瑟夫·愛潑斯坦在《嫉妒》一書中寫道:“驕傲和嫉妒不分彼此,自尊心受挫會導致嫉妒,正如失敗后會心生恨意。” 現代社會強調競爭,加上社交媒體的崛起,我們時時刻刻都能“窺探”到別人的生活。誰都不免去想:“我要是也有那么一輛好車、能住那么大的房子、能全球旅行就好了。”我們甚至可能憤怒:為什么他們擁有那么多好東西——美貌、地位、權力、愛情,我的那份呢?
論語有云:“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嫉妒的產生與心理落差密切相關。人們常用“氣人有,笑人無”來比喻某些愛嫉妒的人。當現實與理想存在差距時,人會攀比,內心產生嚴重的不平衡感及對他人的反感,造成人際關系緊張。嫉妒還與性格關系密切。一般來說,低自尊者的嫉妒心往往更強,高自尊者的嫉妒心一般較弱。
嫉妒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我不夠好或我不如別人好。人和人就是相互照鏡子,在一面“好”的鏡子中,照出了自己“不夠好”,那樣的痛苦會直接激發“被拋棄,被忽略”的恐懼感。
然而,嫉妒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體驗,包含消極的力量(如憎恨、攻擊等)和積極的力量(如強烈的占有欲和擁有欲)。嫉妒讓人痛苦,是因為被恨意和攻擊占用了大部分情緒。若把這些消極力量化為渴望和擁有,就能化嫉妒為動力。
要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首先問問自己:我比較的東西是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別人擁有的并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要學會接納、尊重、欣賞和換位思考。其次要尋找差距迎頭趕上。一個人嫉妒什么,就意味他的自卑感在哪里,也意味著自尊心在哪里,同時意味著追求的目標在哪里。客觀分析自身情況,認真反思別人的優勢所在,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達到那種水平。將注意力放在豐富自身知識、提高自身能力上,而不是靠嫉妒把人拉下馬。最后,用正當的方式宣泄情緒,如找家人或朋友傾訴;通過運動排解負面情緒等。更要看到自身擁有的長處,發掘自身潛力,學會尊重自己、愛自己。
通過上面的理解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嫉妒其實就是一種正常的情緒,也是一種情感的抒發,但是要是你的嫉妒已經超出了一個范圍,或者呈現出一種很大的占有欲,那么這種氣度就會成為你人生中最大的阻礙。
下一篇:責任心或可決定人壽命的長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種性格的人最容易短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