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其實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規律,所以面對這樣一件事情,我們不需要有過多的擔心,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坦然的面對自己衰老,所以很多人會有恐懼的心理,而這種害怕就是對死亡的一種焦慮,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為什么人們會有這樣的心理。
“人為什么怕老?那是一種對死亡的焦慮。”深圳市康寧醫院心理咨詢科副主任醫師翁茵茵如是認為。
老意味著優勢的喪失
“怕老的人,心里并不是真的怕老,其實是怕死。”翁茵茵指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對老、死、病的焦慮感,這是人的最深層的焦慮。
人們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覺得“老太可怕了”,因為“老”意味著很多優勢的喪失,在競爭中會處于不利的地位。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年輕人還是年事已高的長者,人們都普遍怕老、怕病、怕死亡。
怕失去的人易焦慮
翁茵茵在咨詢時,問來訪者:怎么樣才能不擔心?他們回答說,看到錢財每一天都在增加才不擔心,哪一天不增加,就擔心了。”翁茵茵指出,這背后的因素就是焦慮,想要擁有更多才行。所以她引用了心理學上的一句名言:“成就越大的人,是通過癥狀來獲得的。”換言之,那些努力、那些不安,都是焦慮癥狀的表現。
由于覺得“變老”意味著正在加速失去、“死亡”意味著徹底的失去,因此人們往往在擁有時反而會很害怕,整天提心吊膽會失去擁有的,總覺得有些跡象表明自己就要失去了、或者下一刻就要失去了。
其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害怕的東西,這些都是因為自己的心理調整不過來造成的,所以面對任何事的時候,小編建議還是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注重心理健康的保健,相信這樣子你會生活得更加快樂,減少更多的恐懼和焦慮。
下一篇:如何面對每天不愉快的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愛社交的人大腦會更靈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