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為什么人越來越功利奢侈?都說生活條件好了,人心就會變得越來越邪惡,溫飽思淫欲其實就是最好的總結,而現在生活當中,追求功利,以及奢侈的背后,也在不斷的告訴著我們,這樣的心理世界,其實是存在問題的。
吃飯動輒點一桌子菜,每盤就吃幾口;買東西一買一大堆,回到家看都很少看;手機剛用幾個月,就琢磨換個新的;明明用不著,很多人對奢侈品卻無比狂熱……奢靡浪費之風越刮越烈,難怪中國社科院的《商業藍皮書》預測,2015年,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曾經,“勤儉節約”、“艱苦樸素”這些傳統美德,陪伴著我們扛過了過去無數的艱難歲月,讓中華民族綿延至令。可日子越過越好的今天,這些曾經的“過日子準則”,卻似乎被人們拋在了腦后。
其實,真正自信、快樂的人,他們的內心是豐盈的,過著低調而自然的生活,比如李嘉誠、巴菲特等。物質生活的保障,是讓我們有機會去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而不是局限自己的生活、窒息內心的靈性,讓你的心疲憊不堪。
這些行為的背后,有著各種各樣的心理動機。它們潛伏在心靈深處,一旦找到機會就瘋狂生長,把人們原本就難以控制的欲望越煽越旺。首先,對于多數人來說,浪費也許是“無意”的。現在的好東西多得數不清,讓人忍不住“動心”,口袋里又沒有那么拮據了,何必故意委屈自己呢?特別是在花花綠綠的網絡商城,稍微放松警惕便會陷入其中,買下許多看著光鮮、可并不是那么急需的東西。其次,還有很多時候,浪費是“沒有選擇”的。在我們的社會里,習慣“要面子”。為了保住面子,花再大代價也是值得的,因此,很多人“打腫臉充胖子”,明明心疼,卻裝出揮金如土的樣子,甚至互相攀比,看誰更有面子。最后,還有一部分人,表面上的鋪張浪費,是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和迷茫。比如炫耀跑車豪宅的郭美美、斗富斗狠的“京城四少”等,他們正是因為無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只能通過他人羨慕的眼光,勉強得到一種自我滿足和成就感。
在追逐物質的時候,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堆積的物質,也給自己構建了一個新的“圍城”。如果只圖一時痛快、發泄,買回的多余東西,在成為生活累贅的同時,也給心理帶來負擔,讓人后悔、自責;而為了“面子”導致的浪費,則會使大家疲于奔命,忽略了真正的心靈交流……
現代的人越來越追求物質上的東西,而忽略了心理健康的保健,可是往往到最后他們卻發現,這些追求并不能夠讓他們感覺快樂,都只是一時的虛榮,這也是為什么,現在的人總是感到身心疲憊的原因,因為大家都活得不夠純粹。
推薦閱讀:網絡炒作PK信任危機
下一篇:自戀的人有什么特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樣的心理走向最危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