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有很多人格障礙癥狀,其中一種叫疑病癥,這種癥狀是對人和事物都不信任,缺乏信任感,他們往往惶恐,擔心受怕,他們老懷疑某些事情會發生,常常憂心忡忡,下面看看具體的講解,讓大家認識一下。
什么叫疑病癥呢?這是很多疑病癥患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所以針對大家的疑問今天我們的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增強信心趕走疑病癥,接下來大家就來聽聽小編對這一問題做的簡單的介紹吧!
疑病癥可并發疾病:常伴有焦慮、憂慮、恐懼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癥狀。病程長短不一,長者可遷延數月或數年,預后較差。起病急、有明顯誘因及得到及時治療者,預后較好。
急性起病者預后頗佳,如抑郁癥和焦慮癥伴有疑病癥狀,或在其他疾病的基礎上發病,則預后好。一般病程在2年以上者,多演變為慢性遷延,預后與下列因素有關,有明顯精神因素,患者滿懷信心,努力求治者,預后好,具有疑病性格者,易為慢性,信心不足,則預后不佳。
疑病癥的預防辦法:疑病癥的診斷必須十分慎重,不應亂下結論。原因有三:其一,疑病癥是一種功能性神經癥,必須對患者進行認真細致的客觀檢查,在排除器質性疾病基礎上,才能下本病診斷。
輕率下診斷,將器質性疾病誤診為功能性疾病,會延誤病情,危害病人健康。其二,不少患者對疑病癥診斷有反感,常將疑病癥與裝病等同起來,導致對醫生不信任,這樣不利于心理治療。
對確診為疑病癥的患者,以心理治療為主,結合其他綜合措施,才能有效地促使其恢復健康,消除疑病觀念。其中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掌握對抗疑病癥四大原則,是至關重的心理治療措施:不要看有關醫學衛生的書刊和其他宣教資料。
這是疑病癥心理治療的重要原則。改變四處投醫問病的習慣,除非確實有某種疾病,才接受必要的醫學診治。杜絕經常自我注意、自我檢查、自我暗示的不良生活習慣。無根據的擔心疑慮,本身就是一種不良的心理因素,是誘發多種身心疾病的導火線。只要不是器質性疾病,對自己身體上一切功能性癥狀和不適要抱著"聽之任之"的態度。
疑病癥需要藥物治療,通過藥物治療可以消除身心不適癥狀,增強病人的自信心,加速康復時間。不少病人在心理治療和藥物配合下得以康復。
疑病癥當然藥物是一種方法,但是還需要心心理的輔導,幫助其從思想中走出來,還要家人和朋友們的一起幫助,帶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然后會逐漸好轉。對于多疑的人,也要預防自己患有疑病癥,此類癥狀不易治療,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所以要多關心自己身心健康!
推薦閱讀:女人傷男人自尊常見的5件事
下一篇:沒有自信心的人才更容易沖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想得癌癥?先遠離癌癥性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