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心理保健專家表示,還在患自閉癥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早期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那對還在在人際關系、同學家人相處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影響,那如何給自閉癥的還在去做治療呢,家庭應該怎樣配合呢,下面心理專家給家長們支招。
給自閉癥家人的建議
1 、遷移法:
此法是指在兒童異常行為發生之前,家長及時采用表揚,情感轉移等形式,阻止其不良行為的發生。
在兒童異常行為發生之前,通常會有一些行為征兆。只要家長準確把握這微小的變化,我們就可以采用及時表揚或馬上做一些它較為感興趣的事,使其注意力發生轉移,從而阻止了異常行為的發生,省去了行為出現后再矯治的繁瑣。
李某是個 10 歲的孤獨癥男孩,不知何時他對花草樹木產生了濃厚的 “ 興趣 ” ,凡經他雙手觸摸之處,都繪花殘葉落,并且屢教不改。后發現他在揪花葉之前總會很小心地環顧四周,見沒人注意他,就迅速將他的手伸出。
找到這一規律,每當他在花草前環顧四周的時候,家長及時走上前對他說: “ 李真棒,沒有揪花,他知道只能用眼睛看。 ” 并用手撫摸她的頭或輕輕的拍一下,以示鼓勵,還可以獎給他一些他喜愛的食品。
逐漸強化,這不但及時阻止了他的揪花的行為,而且還讓他意識到花應該用眼睛看,以及長輩喜歡他看花而不揪花的行為,使其揪花草的行為被矯正。
2 、運動療法:
此法是指通過對孤獨癥兒童進行運動訓練時期減輕刻板行為,穩定情緒,培養其廣泛的興趣及愛好的方法。
張某是一名 11 歲的孤獨癥男孩, 3 歲被診斷為孤獨癥,他有一個明顯的刻板動作 ------- 搖手,家長想到用滑旱冰的方法來轉移他的注意力,父親做教練教孩子滑的技巧,當他滑旱冰是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掌握平衡上,當張某掌握了這一技能時,父親又要求他背手滑。經過長期訓練,搖手這一刻板行為在九歲時已完全消失。現在家長又開始訓練其游泳技巧了。
3 、鏈鎖法:
鏈鎖法是將目標行為分解為一連串連續行為。由最初入門環節開始,綜合強化,使孤獨癥兒童牢固掌握每一步驟,直到掌握整個目標為止。為了減輕孩子的自我壓力,增加體驗成就感,建議家長對一些行為訓練使用逆向鏈鎖法,即從最后一步學起,逐步向前推進。
例如張某,家長在訓練他刷牙時,首先把牙膏擠好,水倒好,讓其直接刷牙;第二步,家長把水倒好,讓張某自己擠牙膏;第三步,家長將東西準備好,教他先倒水,再擠牙膏,刷牙;最后,提示他東西放在哪,讓張某自己準備,逐漸使其掌握刷牙的一系列活動。
4 、融入社會進行訓練:
此法是指在家長的帶領下指導孤獨癥兒童走入社會,了解、學習適應社會的技能的方法。孤獨癥明顯特征之一是不主動與他人接觸,缺乏與人交流。
陳某是個 8 歲男孩,父母經常利用休息時帶他走出家門。訓練陳某在商場購物。他們首先帶他去商店看別人購物,讓他了解要用錢買東西,而不能隨便拿;然后,讓孩子看到想要的東西后,把正好的錢交給他,讓他來實現購物這一活動;最后過渡到讓陳某主動要錢來買他想要的東西,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還可教孩子正確使用錢幣。
一次陳某家長在單位組織旅游中,利用同事孩子( 3 歲)隨行的機會對陳進行了關心他人,照顧小朋友的教育。在給他東西吃時,教他分給小朋友吃,并用小朋友的 “ 謝謝! ” 示以正強化,有一次小朋友哭了,教他說 “**, 你別哭 ” 。經過此次旅游,陳某在這兩方面有了很大提高。開學初,班內一同學在哭時,陳忽然走了過去,用手給他抹眼淚,嘴里還說著 “** ,你別哭 ” 。以后凡是遇見這種情況,他都會前去安慰,在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贊揚下,這種行為得到了鞏固。
這個例子說明,只要努力為孩子創造參與活動的機會,并抓住教育的時機,及時表揚好的行為,孤獨癥兒童就會逐步走出自己的的內心世界,主動接近他人。
一旦自己的孩子被確診為自閉癥以后,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幫助自閉癥兒童康復呢?我們給家長提出以下幾條建議,你們不妨試試。
一、勇敢地走出去,爭取人們的廣泛理解與同情,我們千萬不要因為有一個自閉癥的孩子而造就一個“孤獨的家庭”。
(一)不要對至愛親朋隱瞞實情,要酌情向他們說明情況,你需要傾訴苦惱。他們會是你精神乃至實際行動上的支持者。
(二)不要向單位領導和關心你的同事隱瞞實情,相信他們會給予你理解與幫助。
(三)對鄰里的詢問和關注要給予適度的、誠懇的回答,這樣可消除猜測和好奇,你就可以避免因藏著、掖著而又怕被別人知曉的尷尬局面。
(四)要讓孩子融入正常社會,走出自己封閉的天地,為此注意做好必要的準備。在公眾場合,對孩子表現出的不恰當行為,要坦然地面對,從容處理,同時要向有關人員及周圍的人簡單說明孩子的疾患,并致歉意。這樣比你惱怒,因面子而失去理智好得多。
(五)要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去為孩子找一個教育訓練機構,這樣孩子可以受到家庭不能給予的教育、技能。
治療孩子自閉癥不僅要按照科學正規角度去治療,而且還需要家庭協力相互配合,讓孩子能快速的適應環境,能從自閉癥期好轉起來,跟同齡孩子一樣快樂的生活,正常的生活,家庭也才更加美好!
推薦閱讀:自言自語的五個作用
下一篇:寶寶自閉癥的早期表現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卑心理是衰老的催化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