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海貍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喜歡生活在雜草茂盛的水泊附近。之所以說它聰明,不僅是因為它造巢的技術令許多動物難以望其項背,也在于它有一項絕技:修補水泊豁口。出于本能,海貍喜歡保持居住地的儲水量,盡力阻止水的流失。有豁口必然有流水聲,海貍聽到這種聲音便會趕來,銜來樹枝、泥土等物將豁口堵死。
動物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個錄音機放在岸邊,不停地播放流水聲。不久,海貍聞聲趕來,雖然它們怎么也找不到豁口在哪里,但出于保險起見,它們會在聲源附近涂上厚厚的一層泥土,然后才放心離去。當它們返回這里,聽到流水聲還在時,會再次銜來泥土……
不要以為海貍很可笑,其實生活中像“海貍”這樣的人并不少,或許,你也是其中之一呢。不信?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小明是某中學的初二學生,因為學習成績優異,并且樂于助人,從來沒有違反校規校紀的事發生,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本來這樣的學生堪稱“模范”的,可就是有個缺點:疑心太重。他不是疑慮別人對不起自己,而是總擔心自己做錯了什么事。有一次,由于他在一次春游中表現突出,事后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下了課,一位同學開玩笑地對班長說:“小明學習這么好,又這么善于團結同學,時間長了,你這個班長的位置可難保啊!”說著拍了班長的肩膀一下。同學們哈哈大笑,班長也湊熱鬧道:“是呀,小明可要讓著我點,別搶我的位置呀。”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句話讓小明一整天都心神不寧。他暗想:是不是班長以為我對他構成了威脅呀,要是這樣的話,我以后可……放學后,小明咬咬牙,偷偷地把班長拉到僻靜處,一再向班長道歉,并聲明自己絕無取而代之的想法,搞的班長哭笑不得。如此這般,同學們幾乎都接受過小明的“道歉”。面對一個如此多心的同學,其他人只好盡量少和他說話,開玩笑的時候當然也就少之又少了。久而久之,同學們難免對他產生了厭煩情緒,而小明也在自己的猜疑下整天提心吊膽,變的越來越孤僻。就這樣,小明和大家逐漸疏遠了。
其實在生活中,誰都難免會犯錯誤,沒什么大不了,認真補過就是了??墒?,如果像小明一樣總是疑神疑鬼,明明沒犯錯誤卻總以為自己又做了什么對不起別人的事,而整天忙著“補過”的話,和一次次修補“豁口”的海貍有什么區別呢?這樣的人,不累壞才怪呢!
(張華仙)
下一篇:孔子幸福哲學:好心態 會解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活“三碗面” 幸福近在咫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