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幸福的三個主要成分:意義、快樂與投入。幸福不會憑空而來,人想要擁有幸福,就必須學習、計劃、努力、改變與堅持。
如何更行之有效地追求與擁有幸福?
1.充分了解自我
2.完全地接納真實的自我
3.建立自信
4.設定有意義且讓自己樂此不疲的生命終極目標
5.完善短、中、長期的目標實現計劃
6.不斷地行動與學習
7.排除各種干擾與破壞幸福的因素和問題
8.養成正面與積極思考的慣性
9.定期自我檢視與調整
10.分享與奉獻
幸福感是一種主觀感受,找回幸福感其實很簡單。
學會房小心大如果暫時無力改變居住環境,那就接納自己的現狀。“家”可以讓我們產生安全、私密、親近、歸宿和滿意等心理感受,只要能夠滿足這些心理需求,即使空間狹小,依然可以獲得幸福和溫馨的滿足。用心去打造,亦能創造精致的家,如不購買龐大、不適宜的家居設備;著手優化居住環境,通過裝飾及色彩的搭配,讓房間寬敞明亮;盡可能多地利用空間位置,使墻壁、床下等空間發揮作用;及時收納整理,以節省空間,將長期不用的物品送給需要的人,獻愛心的同時獲得自我的滿足。
學會向下比較我們習慣于向上比較,與那些家庭條件、財富比我們更好的人相對照,這種“比”能激發我們動力,引導我們積極向上、努力爭取,但向上比較卻在我們無力達到時,讓我們產生挫敗感、心情煩躁和自卑。而向下比較,即比較那些在某方面不如我們的人,調整自己的認知,尋找自己的優勢,有利于產生滿足感與自信心。
學會多穿運動鞋很多人有了壓力,就會心里煩悶,以至于抑郁,與其吃些“百憂解”,不如選擇穿上運動鞋,在風和日麗的天氣里,和朋友去郊外多走走,感受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可以改善身體的狀態,有助于緩解心情。
(張華仙)
下一篇:假如我像姚明那樣有八百萬美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指責他人并不能改變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