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說“忙”不如學會說“事”
在壓力管理的演講會場,中間休息時,有兩位男士分別走上前來問我問題,突然發現他們原來認識彼此,于是其中一位立即笑開來了:“好久不見,最近忙嗎?”另一位回答:“別提了,忙啊,忙死了。”
于是第一位接著問:“我也忙暈了,你都在忙些什么呢?”對方哈哈了兩聲:“哎呀,什么都忙啊!”
于是兩個人很有同感地一起下了結論:“對啊!這年頭誰不忙呢?大家都忙!”
不知你是否也發現,這樣的對話常在我們生活中出現,許多人一天還重復說上十幾次,見人就說忙。
說自己忙,好像成了一種時尚。想想全世界都在忙,唯獨自己說沒事做,開玩笑,那不就泄漏自己不太重要,生活一點重心也沒有?!呵呵!
于是更加堅定你我“到處訴忙”的決心,繼續地高唱張艾嘉那首“忙、忙、忙”。然而一天到晚說忙,從EQ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很值得再三考慮,因為它會對心情造成負面影響。
為什么呢?
1.自我催眠,心慌意亂
首先,我們一天到晚對外嚷嚷:自己很忙很忙。如此不斷地重復,事實上會產生自我催眠的效果,等于不斷地告訴自己:我很慌亂,而且我的生活已經失控了。
重復地做這樣的自我確認,往往會讓我們更心亂如麻,而更覺得應接不暇。
2.散播慌亂,增加壓力
另外,當我們跟他人訴忙時,也把自己的情緒垃圾倒給了他,順便提醒對方,人生可是有無數的生活壓力,他老兄千萬不能忘,必須感同身受的。
這樣一來,自己的情緒不一定好轉,但恐怕對方的心情也給賠上了。
3.只會說忙,逃避交心
最后一個原因更糟,很多人在忙著訴忙的同時,也不知不覺藉機逃避跟對方建立親密關系。
仔細想想,許久不見的朋友好不容易碰到面了,我們不分享近來的生活經驗,卻只是一股腦兒地告訴對方,我很忙,我什么都忙。
說了等于什么都沒說,在潛意識中,有可能想要逃避跟對方心理太過靠近。因此若你想要讓自己的人際關系深刻而有意義,這就絕對不是好作法。
這么說來,我們不能訴忙,那當人家問候近況時,該怎么回答?
取代方案:說成就,不說忙
更好的做法,是用“我做了些什么事”來代替“我什么都忙”,這樣做會強調我們的成就感,讓自己把掌控的感覺給找回來。
比如,原來的說法是:“唉!我這陣子忙壞了,前兩個月好不容易剛忙完,現在接著又在忙另外一個大項目;然后要放暑假了,家人要我帶他們出國玩,可是我又忙得沒時間去;再說我想跟幾個朋友成立一個新公司,這陣子忙得天昏地暗……”
同樣的情況,現在不妨換個說法:“這陣子時間過得非常充實,我才完成兩個重要的項目,現在又有機會進行另外一個大項目,另外,我也在找時間安排暑假帶家人出國走一走,還有我跟幾個朋友,正在成立新的公司,終于可以開創自己的事業了……”
如何,這下聽起來是否完全不同了呢?
換個更積極的說法,不但可以分享生活經驗,同時也能藉機自我暗示,鼓勵肯定自己,看我有多厲害,我完成了很多事,而且也正努力達成其他的目標!
而且,我們會把積極的態度往外傳送,讓聽到的人,精神也為之一振,輕輕松松就調整了別人的心情,一舉數得!
學會說成就,再也不說忙,就能給自己心情幫上一個大忙!
(張華仙)
下一篇:不要放大苦惱,快樂就在你身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女人最寶貴的第一次體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