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覺得不少人有辦事拖拉的習慣,這樣不好,應該是什么時間干什么事情,給開個處方辦事不再拖拉。對于很多人來說,拖拉可能就是一種習慣性的行為。明明是現在可以馬上做完的事情,你就是不愿意動手去做,而想著在等一會吧,結果一拖再拖總是不能如期完成。如果只是在生活上拖拖拉拉還好,朋友們總是可以包容你的行為的,雖然你老是遲到。但是如果在工作上也這樣的話,那么你就等著吃苦頭吧。
明日復明日 “拖延病”的處方
case 1:我經常擔心事做的不夠完美。但盡力做了完美主義者,可做事的效率不是很高。經常接到任務以后,心里想的是盡快完成,可總是一拖再拖。為什么?
→病名:擔心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總想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但壓力越大就越擔心做不好事遲遲不敢付出行動。總是把萬事的結果定為,不是成功就是失敗、只要作錯了一點,做的再好也都是錯的。出了事就算不是自己的責任也會攬到自己身上。
首先得醒悟“自找擔心”是多么消極的事情。
假如,在準備報告時,最初就能寫出完美的報告是不可能的。一定會有一些偏差也有理論上說服力較小的地方。所以,完美是不存在的。追尋一下到現在為止你所做過是事有多少事是完美的,一定沒有特別完美的事。但一定也沒耽誤什么事。
case 2:一旦接到什么任務總會擔心“我一定能做好嗎?做錯了教授會不會責備我?”在想這些的時候時間已悄悄溜走了。
→病名:自我指責的拖延病
→處方:對過去一些失敗的記憶會變成一種壓力。想治好自我指責的病,可以把責任都推托到別人身上。不要因為善良的自卑感而把一切問題都自己扛。這樣只會讓你的自信心下降。輕視自己之前先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吧!然后,用另一種方式解釋自己的失敗。比如:在小組功課中有了一個好的創意。但因為沒有時間,結果在報告中露掉了。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是自我指責的人就會想:“哎!因為沒有發表這個創意,以后教授知道了會不會扣我的學分呢?”取代上面想法的應該是“我真了不起,能有這么好的創意。”或“下次寫報告時用就可以了。那一定比這次輕松多了。”
case 3:我特別的執著,一旦問題襲來的時候就感到不安和急躁。問題解決之前做不好任何事情。
→病名:執著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怎么會這樣?”“到底那時候為什么那么做?”即使在過去的事情里找原因也不會有什么改變。澄清一件事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事情是由幾種因素合成的。什么時候才能把事情一一都弄清楚呢?在公司寫企劃案的時候寫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種。期限太短或過去寫過一次結果被上司責罵了一頓,留下了創傷。還有就是還沒找到資料等等。澄清問題對以后沒有任何幫助。所以,要往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向行動。做企劃案時應該想:“這次應該跟其他公司比較著做看看了。”如果這樣想著行動的話一定有效。
case 4:我總是沒有自信,怎么努力也改不了。為了從苦海中擺脫出來看過不少有關的書籍但都徒勞無功。因為沒有自信做起事也不順利。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一下這樣的我。
→病名:封閉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在苦惱的邊緣走不出來的人是因為被自己錯誤的想法封鎖住了。一定要從誤區的牢籠里走出來。為了打破錯誤的想法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假如,我是能做到○○事的人,應該先想些什么?先做些什么?”假如,做報告的時候,因為忙于某些事遲遲沒做出來。這時,應該想“如果我是個做報告的能手,應該先做什么事呢?”考試成績不好,但還得向父母交代的時候應該想“假如,我是個成績不好,但能向父母主動表白的人,應該先做什么事?” 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能用太長的時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正確答案。所以直接實第一個想法就可以了。
(李麗欣)
下一篇:女人須懂12個經典姿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同居之前 考慮七件事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