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面對成功,有人亢奮,有人高興,有人忘我,有人竟然流連忘返;面對失敗,有人沮喪,有人痛苦,有人失望,有人不能自我原諒。這些都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然而,過分傷情于失敗,苛責于自己又大可不必。因為,誰都想成功,失敗并非內心所愿。作為一名生活的智者、強者,還是應當給失敗多一點寬容。
生活中,我們若是失敗了,就不應當氣餒,不應當妥協,不應當失望,而要振作起來。在這方面,有好多前輩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消費者知道“康師傅”比知道生產“康師傅”的頂新國際公司的多。頂新國際1988年開始進入大陸市場,但由于種種原因,幾年時間內,他們帶來的200萬美元差不多損失殆盡。直到1992年開始生產方便面,才從歸零中再次發展起來,成為中國市場食品行業的龍頭老大。二十余年來,微軟一路坦途,但蓋茨認為習慣于失敗是成功的基礎。因此,蓋茨常常雇傭在其他公司有失敗經驗的人做其助手,借用他們的經驗避免重蹈覆轍。蓋茨最為欣賞的人是福特汽車創始人福特和通用汽車創始人斯隆。蓋茨辦公室有一張福特的照片,作為激勵,也作為警惕——福特夢想做出便宜好用的交通工具,創造出汽車世紀,但最后執著地堅持原來的信念而不能持續進步,二十年后霸主地位被后起的通用取代。懸掛一張福特照片,既是對他普及汽車全民化的崇敬,又是對他失敗的一種反思。美國聯邦快遞的一名員工說過:“如果我試著做什么而沒有成功,我不怕會有什么后果。并不是每件事都行得通,只要第二次不再這樣做就行了。”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個道理不僅反映在科學實驗方面,也反映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從農村包圍城市”,是在一次次城市工人武裝暴動失敗后提出來的;“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是從無數次不掌握槍桿子從而導致革命夭折的教訓中得來的;“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是千百萬仁人志士拋頭灑血、用血的代價換來的;“改革開放”,也是我黨在走過了彎路以后,總結自身的經驗教訓,觀察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審時度勢才總結出來的。
在奧運會上,我們能確保運動員人人都能奪金牌?事實上,有多少人在運動場上失敗過,但這些運動員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不斷地開拓前進,最后奪得一塊又一塊金牌。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逐漸適應了“溫水效應”一樣的環境。電視劇《大地》中的李春賡不拘泥于現狀,沖破重重阻撓,大膽改革創新,掘黃河,幾經失敗,最后一改幾千年的耕作方式,率先成功地在鹽堿灘地種上了水稻。
我們應給失敗多一點寬容。寬容失敗,也是對科學規律的深刻認識,是為科學發現、發明提供一個應有的寬松環境,是遵循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鼓勵更多的人去探索、去創造的前提條件。擁抱風險,寬容失敗,可以說是中國步入新世界經濟的重要一課。
(鄧碧琴)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