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從被曝光的某大學生校園學生“燒錢”三宗罪:拍拖、裝備和攀比到某校園90后學生開學燒書,直至今天的80后大學生火燒畢業證。如此變態的“行為藝術”令人觸目驚心。
大學的“燒錢” 三宗“最”
一臺DV8000多元,一把吉他2000多元,一桿球拍1500元……近乎專業的設備昂貴得讓人咋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裝備的玩家并不是專業人士,而是“窮”大學生。
在大學生“燒錢”消費調查中,反映最多的三宗“最”分別是:拍拖、裝備和攀比。大學里的“貴族玩家”,其實是“80后”、“90后”學生中的一個符號。隨著“80后”、“90后”逐步走進“象牙塔”,他們會更多地去爭取和滿足自己的興趣。他們玩“貴族運動”,買高端裝備,過小資生活,以個性化的生活方式詮釋青春。但他們畢竟涉世未深,正確的消費觀比較淡薄,以致滿足興趣的方式過了“度”。 社會各方應更多地幫助大學生在選擇興趣和理智消費中找到平衡點。
瘋狂燒書行為
學生開學就把書本全燒了為哪般?青少年任性性格是激情行為產生的基礎。目前,對獨生子女“眾星捧月”式的教育狀況,很容易形成對獨生子女的過分溺愛、過分保護。從而養成他們為所欲為、天馬行空的習性,也易使他們喪失責任感與愛心。正是這種習性成為了青少年激情行為的溫床。
激情行為一般容易發生在心胸狹隘、患得患失和缺乏理想的人身上,這些人平時厭惡學習、頭腦簡單、語言粗俗、性格暴躁、喜怒無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沒修養”。這里所說的“修養”是指逐漸養成的待人處事方面的正確態度,修養又是與人的意志分不開的。因此,青少年要加強修養和意志力鍛煉。
變態“行為藝術“,火燒大學畢業證
一段長約1分57秒的“80后大學生火燒畢業證”視頻,近日瘋傳網絡。視頻的主人公鄭克峰,2005年畢業于湖北某學院英語教育專業,因求職5年屢屢受挫,他一把火燒掉了大學畢業證書,并用手機將這一過程拍攝下來,上傳到互聯網上,在網民中引起不小震動。
畢業證是辛苦學習十幾年后得到的認可證書,燒掉它是一個非常不理智的做法,何況,在當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大學文憑早就不再是就業護身符,不能把工作指望全落在這張紙上,要被社會認可和接受,關鍵還在于提高自身能力。
一張燃燒的畢業證照亮了諸多現實問題,但反思過程中,不能把責任全推給高校和社會,就業本身涉及個人能力和社會需求的對等,青年人要內外因結合看問題,以科學辯證的態度理智分析,從事件中吸取經驗教訓,鞭策自己不斷提升素質,以適應將來的崗位需求。
(梁子豪)
下一篇:退行現象是還童還是逃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男人心花,有何深面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