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天,王燦不幸被一輛小車撞進了醫院。躺在床上,他浮想聯翩,突然發現肇事車尾號為23,當天是23號,自己的工號也是23,又回憶起23歲那年心愛的女友提出分手,難道“23”是自己的兇數?從此他便開始忌諱“23”這個數。
對于某些個體而言,某個“數字”與“不幸事件”同時出現,在其大腦中產生了“聯結”,如果“聯結”反復發生,此“數字”就會成為“不吉”象征,使個體如同害怕“不幸事件”一樣害怕那“數字”。此心理過程的機制就是俄國生理學家伊萬·巴甫洛夫說的“條件反射”,此“數字”就是條件反射中的“條件物”。條件反射就是把原來不能引起某一反應的刺激與另一個能引起反應的刺激同時給予,使他們彼此建立起聯系,從而在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反應之間建立起聯系。
對群體而言,“數字”忌諱是一種文化暗示,但其形成則是條件反射。某些“數字”,假設與歷史不幸事件相聯結,則被賦予“不吉”的文化內涵。比如西方音樂界忌諱“9”,因為貝多芬創作了舉世聞名的9大交響曲后辭世,此后舒伯特、德沃夏克、威廉斯等名作曲家也都在寫完第9首交響曲后與世長辭。由此可見,“數字”文化禁忌的形成與某件不幸的歷史事件或人物相關,后人的忌諱不過是被動接受了文化暗示而已。
生活中常常有人忌諱、害怕某些“數字”,但為何忌諱卻少有人知。
下一篇:解密女人們的“羊群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從耳朵形狀看你的性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