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讀者程小姐:這幾天氣溫高,在家在辦公室在街上恨不得24小時有空調吹。小時候夏天沒有空調,頂多用個電風扇吹吹風。記得外婆躺在搖椅上,手拿蒲扇,常對我念叨“心靜自然涼”這句話。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有時候,似乎心態平和,熱雖熱起碼不會焦躁。
網友說法:
安靜時,體腦活動下降
網友“yoyo”:心靜自然涼,當人的情緒激動時,體表微循環加快,會產生很多熱量,比如在爭吵時人們就會面紅耳赤,而情緒平緩時,微循環減弱,熱量減少,人自然會覺得涼快些了。從這個方面看,“心靜自然涼”還是有科學道理,這種說法是唯物的。
但另一方面,一些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心里的想法決定外界的感覺,心如果靜了,就是把他扔到煉鋼爐里也會涼的,那就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萬物由心所生,“吾心即吾理”,那就不可取了。
網友“cloud”:心靜,公認是大腦活動的活躍度下降。而安靜的人,體力和腦力活動都不同程度地下降了。體力活動都是肌肉收縮結果,我們體溫產生的主要來源就是肌肉收縮!劇烈腦活動使好幾種激素上升,體溫上升,出現降溫的排汗反應就是證明。所以說,心靜自然涼是能被證明和有道理的。
網友“思暮”:情緒中暑要特別注意靜心養生。俗話說:“心靜自然涼?!薄秲冉洝飞险f,夏季“更宜調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惫试绞翘鞜?,我們越要“心靜”,遇事戒躁戒怒,心平氣和。
專家解釋:
急躁時,熱量不易散發
南京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王軍:人有三種散熱方式,通過體表熱輻射、熱蒸發、對流散熱。像熱輻射散熱不受外界溫度和環境影響,流汗就是熱蒸發的散熱方式,而我們平常吹風扇、空調,就是通過溫度高和溫度低的物體對流,實現散熱。
一個人情緒急躁的時候,大腦會興奮引起血管收縮,皮膚表面血流量減少,熱量不容易散發。而從心理層面講,急躁的時候,容易把外界感受放大,本來沒那么熱也會感到熱得難以忍受。因此,心靜自然涼是有科學依據的。
(龔艷麗 謝莎莎)
下一篇:心理揭秘男女“精神出軌”典型癥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讀男人眼中美女的標準“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