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變得越來越懶了怎么回事?懶得說話,懶得做事,懶得思考,這是生活中部分人會出現的一種情況,如果持續的時間過長的話題,那么就要當心了,這些癥狀,都代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或是單純型精神分裂癥的表現。
日常生活懶于自理復旦大學教授、中山醫院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徐俊冕介紹,有些人愛睡懶覺,早上總是睡不醒。尤其是一些學生整天睡眼模糊,頭昏沉沉的,眼睛也總是睜不開,飯也不想吃,甚至懶得做事,懶得說話,日常生活都懶得自理。常有這樣的狀況,需警惕患上單純型精神分裂癥。
單純型精神分裂癥的核心癥狀就是“懶”。這種病態的“懶”,與大多數人偶爾感覺疲勞、“懶一次”的所作所為癥狀完全不同。
此病大多始發于青少年時期,起病十分緩慢,初期常伴有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輕微癥狀,所以往往被患者忽視而未能及時進行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病情發展明顯后才引起注意。
行為變得孤僻、懶散徐教授介紹,患上精神分裂癥使人的行為變得孤僻、懶散、被動。對人情感逐漸淡漠,失去對家人及親友的親近感,學習或工作效率也逐漸下降。病人的精神活動出現了異常,人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互相之間不再像正常人那樣協調,而出現了分裂、互不協調的癥狀。
單純型精神分裂癥以對生活興趣逐漸減退為主要表現。如一些青年患者常產生輕生妄想,將一連串不愉快或遭受挫折的事連在一起,于是灰心喪氣,對人對事都不在意,采取逃避生活的態度等。他們在生活中具體表現就是“懶”。
除此之外,部分病人還會產生聽幻覺、視幻覺,其行為常常帶有一定的沖動性、盲目性、怪異性和不可理喻性,一般正常人難以接觸和難以與其溝通。患此病者自動緩解者較少。
早期識別有效干預針對以生活懶散、情感淡漠、社交退縮為主的“懶人”單純型精神分裂癥,徐教授提醒一定要早期識別、早期干預、早期治療。
需識別該病的早期癥狀,如性格的突然變化、講話離題含糊、行為古怪、個人衛生差、突然冒出的古怪奇異想法、情感遲鈍淡漠、社交退縮等,尤其是出現“懶”被窩、“懶”做事、“懶”說話等系列“懶人”表現。提倡及時進行包括藥物治療、心理疏導在內的早期干預,能夠促進病人的精神康復。
偶爾的慵懶感覺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發現自己在為人處事上,都開始產生一種消極情緒,大家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單純型精神分裂癥對于心理健康的影響頗深,一定要積極開展心理干預,控制病情。
推薦閱讀:頭痛失眠 暗示壓力過高的征兆
下一篇:錢少憂郁癥的癥狀你有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網民容易出現心理困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