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人在關鍵時刻自己的身體就會出現問題,如只要以考試身體就生病。這種情況看似巧合,實際上卻不是。心理學專家研究發現,這種“自我妨礙”的行為,其實是大家的心理因素在作怪。那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社會心理現象,被社會心理學家稱為“自我妨礙”的行為。所謂“自我妨礙”指的是人們會自己設置一種障礙來阻撓自己取得成功。這是很難讓人理解的一種想法吧,為什么人會有這種“自殺式”的行為?
“自我妨礙”的目的就在于讓人產生這樣一種心理暗示,即社會心理學家所說的“我并沒有真的失敗――― 要不是因為這個事情我肯定能做得更好”。由此我們就能解釋前面所講的種種怪相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認真努力之后的失敗,要比因為種種其他原因導致的失敗更讓人無法接受。比如我們能夠接受因為生病導致的高考落榜卻無法接受多次復習后的高考失敗,因為認真的失敗將證明自己的無能。可如果我們進行了“自我妨礙”之后,一旦失敗了就可以將失敗的責任歸咎到這些外在的因素上。我們就能自我安慰,如果不是這些意外、這些原因就不會失敗了,由此我們就可以掩蓋自己能力的匱乏,從而維護自己的形象。而如果在障礙重重之下還能取得成功,那就無疑證明了自己的才能。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應該多加注意我們自己的心理建設,讓我們時刻都能夠有一個健康的心態,保持我們的心理健康,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完美。如果大家存在以上的問題,還希望大家及時的自我調整。
下一篇:精神分裂癥的五種反常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淺談心理診室的作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