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膽小和先天性因素有關系,但是后天因素也不能忽略。膽子太小怎么辦呢?心理健康專家認為,如果膽子太小,那么可以適當的補補腎,因為這樣子對于幫助自己鍛煉膽量和提升自信也有幫助。
在特定的場合,一說話就臉紅、口吃;一人呆在電梯里,有壓迫感、窒息感等;爬到高樓的頂層,兩腿發軟,打哆嗦……這些癥狀提示“你有點兒恐懼”。
一般程度的恐懼是人人皆有的,如同喜樂、生氣、悲哀、憂愁,是人正常情緒的一種。適度的恐懼感跟疼痛的感覺一樣,具有保護自身、躲避危險,避免身體、心理遭受危險傷害的作用。一般人害怕虎、狼等野獸,對野獸的恐懼有助于保持距離,不至于被其所傷;有的人對高空恐懼,于是便不在高樓的邊緣逗留,不至于跌落死亡。因此,適度的恐懼對個體的生存而言是必要的。
但是,過度的恐懼是一種心理障礙,會對人體產生傷害。《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 說:“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行矣。”與怒不一樣,“怒發沖冠”是“怒則氣上”的表現;“嚇得屁滾尿流”則是“恐則氣下”、 “恐傷腎”的反應,恐懼會導致人體之氣下泄。另外,“腎主志”,被恐懼所傷的人,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神志恍惚等癥狀;同時,“腎主骨”,被恐懼包圍的人,經常出現雙腿發軟,甚至難以直立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某人嚇得腿都軟了”。
“腎主恐,恐傷腎”。恐是腎的情志,當恐懼作為一個病因時,有可能會傷腎。腎受傷,會進一步表現出更加嚴重的恐懼癥。比如,一個學生在上課回答問題時,因回答錯誤被老師諷刺、挖苦一頓,開始可能只畏懼這個老師的提問,如果進一步發展可能懷疑自己讓人討厭、說話不得體、相貌很丑等,進而慢慢地出現社交恐懼、公眾場所語言恐懼等癥狀。這實際上是腎受傷后,表現出的恐懼癥狀。
恐懼可以用心理和藥物兩種方法治療。中醫理論的五情相勝法認為,“思勝恐”。恐懼癥是一種心理障礙,通過理性的思考、分析,可以告訴自己“所恐懼的事情是沒有意義的”,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補益腎氣的中藥,通過改善體質狀況,強壯臟腑之氣。
很多人都會覺得奇怪吧,膽子過小和補腎問題有什么聯系呢?其實從以上的內容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從中醫的角度來講,恐懼會影響到身體健康,所以補腎就可以解決這種問題,當然最主要的辦法,還是應該在生活中注重心理調節。
推薦閱讀:起床困難戶怎么調整
下一篇:如何對待煩惱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典型性變態偷竊女性內衣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