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在衣食無憂的今天,“郁悶”竟成為不少孩子的口頭禪。他們為什么感受不到幸福,體會不到快樂?
新學年開學了,福州市民鄭先生的兒子今年念初一。鄭先生說,他對兒子在中學階段的最大期望,就是“心態更陽光,性格更獨立。”鄭先生說,只要兒子身心健康成長,學習成績中上就可以了。
身心健康,是諸多家長對孩子的共同期盼。遍地開花的情商開發早教機構,書店里熱賣的心靈成長教育書籍,甚至屢被質疑卻每逢暑假又“躥紅”的網癮治療機構,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長祈盼孩子心靈健康成長的焦急心態。
聯合國衛生組織給健康下了一個新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它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交往健康和道德健康。”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身體上沒有什么病,但心理上不健康,心理素質不好,或者他對社會適應不好,那么仍然不能稱為健康。
今年,一項歷時3年多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公布了他們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結果。項目課題組對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變化模式進行了6項研究,內容涉及心理問題、焦慮、抑郁、自尊等。綜合有關結果表明,在過去的一二十年里,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一方面,一些消極的心理特征,如心理焦慮、抑郁等逐漸增多。例如,1992年到2005年,青少年敵對心理得分增加了近8%。另一方面,一些積極的心理特征,如自尊水平在逐漸下降,1997年到2007年,青少年自尊得分下降了11%。
這組數據提醒著人們:在現實和社會的美好期待之間,仍有一段不容回避的漫長路程。
福建省紅十字會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羅勝發說,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青春期是一個人成長中重要的轉折點,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認知意識最強,生理上也迅速發展,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問題,但此時他們的人生經驗和心智還未成熟,無法獨立解決。
“進入青春期后,孩子最常見的有性心理問題、人際交往問題和學習問題等。”羅勝發說,比如前不久上海某中學發生的“吃奶門”事件,實際上是性心理的畸形表現。
羅勝發說,青春期的心理引導特別重要。現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生理發育早,但實際上心智發展水平和生理發展不一致,家長尤其要關注到這一點,幫助孩子解決內心沖突。
福建省心理輔導咨詢網創辦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榮偉則認為,和以往相比,現在青少年所面臨的外部大環境正處于一個較大的轉折時期。“社會處于社會轉型期時,各種社會問題也隨之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至少可以由歷年的負面社會指標如離婚率、犯罪率、失業率、基尼系數等的變化加以預測。”張榮偉說,在他接受咨詢的很多案例中,如親子關系等,都帶有強烈的社會轉型期的色彩。
(閆莉莉)
下一篇:注意:“好人”背后的人格障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音樂撫慰我們的心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