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根據美國臨床心理學領域享有盛名的賴特學院的一項調查,91%的美國人患有軟癮,其中拖延、過度看電視在調查中名列榜首。
而網絡相關的各種強迫性動作如頻繁地查看郵件、登陸微博,雖看似微不足道,并且是否構成心理疾患尚存爭議,但是世界各地相繼成立了治療網絡成癮的機構或中心。
美國斯坦福大學一項研究聲稱1/8的美國人在網絡使用方面存在問題,其心理癥狀表現為戒斷不能、渴望更多的上網時間,忽略家人朋友、不上網時情緒低落、敏感易怒,生理上則表現出眼睛疲勞、睡眠不足以及腕管綜合癥。
此外,過度工作、貪食、白日夢、頻繁查郵件等等任何一種行為,若過度執行或出于錯誤動機而為之,都可能成為軟癮??此葡∷善匠5膫€人愛好或休閑方式,可能是一種心理問題。
將新聞進行到底
“我昨晚又荒廢了,” 小敏抱怨說,“本來計劃整理工作日志,可是一打開電腦就沒完沒了逛淘寶、論壇、貼吧,從晚上六點下班一直閑逛到深夜兩點,現在還頭昏腦脹呢!”看著他疲憊、困倦的樣子,記者安慰地說:“這就算偶爾放縱一下吧!”
“這可不是偶爾了。最近兩個月,每天晚上都泡在網上,不到處逛逛就寢食不安,事后又后悔浪費了太多時間,惡性循環了!”
也許很多人有類似小敏這樣的體驗,明知自己過度上網閑逛,想要停止卻控制不住。在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Judith Wright看來,這就是染上“軟癮”了。
除了上網,還有咬指甲、貪食、看電視、拖延、購物等等,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個人愛好或者休閑方式,一旦過度而為之,則都可能成為阻礙人生目標實現的絆腳石——軟癮。
軟癮不是正常愛好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Judith Wright最先用“軟癮”來描述這種情況,“這些習慣好像沒什么危害,一旦我們過度沉溺其中,在獲取短暫的快樂之后,它更多地是在榨取我們的時間、精力,麻痹真實的情感,使我們遠離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軟癮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任何行為,Judith Wright認為,每個種族每個年齡段的人們都難逃軟癮的羈絆。
我們常常聽人自稱“打牌有癮”“運動上癮”,很多球迷在比賽期間通宵喝彩,像看看電視、逛逛商場、喝杯咖啡、玩會兒游戲、打打麻將,這些正常的愛好或行為都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從事這些事情放松身心、緩解壓力、調節情緒,并且也不需要花太多代價,即使對某個事情有特殊的喜愛或者偏好,也無可厚非,只要給自己帶來的利益大于危害,就不算軟癮。
“顯然,軟癮和愛好是不可能混淆的。”Judith Wright解釋說,如果活動中你感覺到愉快、有活力,那你可能是在學習、在成長,或者在清除不良情緒,在調整自我,這是愛好或激情的體現。而一旦某個行為習慣給正常生活帶來負面影響,甚至頭暈腦脹還無法控制自己停下來,那就是有問題的跡象了。
“借癮消愁”不是好事
“某種程度上類似于藥物成癮,人們傾向于追求成癮行為所帶來的特殊快感,或者解除生理、心理上的痛苦。這在專業上叫心理渴求。多數情況下許多人是在借此逃避某些東西,或者排遣內心的情緒困擾?!北本┦心掣咝5男睦磔o導員解釋說。
例如,當人們在工作上遇到了嚴重的困難,會感覺煩躁、有壓力甚至痛苦,這時候去看一些喜歡的電影當然會體驗到快樂放松,并暫時忘記現實生活中棘手的問題,以后再遇到困難、麻煩,他會再去尋求電影,這樣很容易形成依賴,也就是上癮了。
類似地,有人長時間上網聊天,可能因為現實中的人際關系不理想,有人沉迷于游戲可能是對周圍環境不滿,也可能因為缺少明確的職業目標而內心空虛。
貪食也是極為常見的情況,很多人表示在郁悶的時候更喜歡吃東西,達到難以控制的程度。一項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上的研究認為,人類的強迫進食可能是為了避免負面情緒和焦慮。就像有些酒徒借酒消愁,軟癮者可能是在“借癮消愁”。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女性更容易購物上癮,尤其在抑郁、焦慮、疲憊的時候更容易瘋狂購物。朋友張女士深有感觸地表示贊同,“每次和老公吵架、與同事鬧矛盾后就直奔商場,自己心情不好也去商場,每次都買回很多沒有用的東西,明知自己用不上,還是想買,就覺得花錢才爽!買回去又后悔、自責……”對此,舒爾曼盜竊和消費成癮癥醫療中心的人員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女性在親密關系或同事關系中缺乏控制感,她們通過購物不僅緩解或者宣泄不良情緒,而且在購物過程中她們的唯一目標就是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這能讓她們感受到極大的控制感,暫時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因為從中獲得了舒服、愉快的體驗,這種行為就很容易再次出現,并“上癮”成為她們處理困境的手段。
成癮原因 各不相同
并不是所有專家都認同“軟癮”的存在。一些研究享樂的科學家認為,在壓力或負面情緒下人們選擇購物或者虛度光陰可以釋放緊張情緒,進而提高免疫系統的工作效率,這種趨利避害的選擇是人的本能行為。
在困難和壓力面前,人會自然地希望回避,雖然明知看電視、咬指甲不好,但總能體驗到一些快感,暫時轉移了壓力并緩解情緒。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中心的心理治療師聶晶解釋說,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轉移壓力的方式,有些人在休息、放松之后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去面對事實,解決問題;有些人可能意志差一些,缺乏較強的自制力,也或者面臨的壓力太大而長久地沉溺于某些行為中不能自拔。
“但是說到人為什么會上癮,”聶老師話鋒一轉,強調說“每個人的生理、心理狀況不同,生活的環境也不同,所以,即使同樣是看電視上癮,也不能一概而論。并且,就算同一個人,在不同的階段對電視上癮的具體根源也可能不同?!?/p>
軟癮危害 不可輕視
藥物成癮常常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甚至導致直接死亡,軟癮不會那么嚴重,但是“它們同樣會危害身體健康、人際關系、經濟甚至工作,”Judith Wright強調說:“軟癮不會讓肌體死亡,但陷入軟癮的人也沒有真實地活在當下?!?/p>
在她看來,無論是過度沉溺某種行為,還是出于逃避壓力而長久地陷入不良情緒中,“軟癮讓人遠離了更健康的活動,也妨害個人的社交關系?!?/p>
實際上,以電腦為例,大部分人可能體會過長時間坐在電腦面前的感受:眼睛酸澀、頸椎僵直、肩膀疼痛、皮膚干燥等,“不止如此,我還常常因為上網而忽略和父母、朋友聯系,也因為上網而停止了健身運動。”小敏深有感觸地告訴記者,因為太多地沉溺于上網閑逛,她錯過了原本可以更加豐富的業余生活。
而鄰居張女士由于頻繁而不能節制地購物陷入了財政危機,“信用卡都亮過幾次紅燈了,和丈夫、同事的關系卻每況愈下。”
調查也表明,上癮者的生活滿意度非常低。“過度沉迷于這些不良習慣中讓人遠離真實的情感、生活,”美國網絡成癮中心的研究人員David Greenfield解釋說,“這些事情消耗時間,吞噬精力,讓人情感變得淡薄甚至麻木。最終阻礙上癮者實現更高的生活目標。”
那么怎么避免或者擺脫軟癮呢?
“經常自我反省,”聶晶建議說,下一次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或很沖動的奔向商場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這是不是過度了?這有沒有干擾自己的生活?出現了什么事情,是什么激發了這種沉溺的行為,進而搞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
下定決心去改正,但不要直接剝奪內心的需求。當你煩躁的時候、想要輕松一下的時候,不要總是上網搜尋八卦、灌水或偷菜,選擇一些其他活動來替代想要擺脫的軟癮,比如練習一會兒瑜伽、去戶外走走。聶晶建議,“選擇自己喜歡的、能帶來良好感覺、讓自己恢復能量的活動?!?/p>
急于求成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妨逐漸地減少軟癮行為。戒除網癮的專家建議適量減少上網時間,比如定一個鬧鐘,規定自己每次上網不超過30分鐘,那么鬧鐘一響就立即關機,然后出去散步或約朋友小聚,總之遠離電腦。
“如果你在拖延或回避困難,不妨制定更加清晰的規劃?!?任務過于宏大容易增長人的倦怠心理,拖延和回避的傾向也越大;任務越具體、可操作性越強越能有效執行。聶晶舉例說,看一本書,規定一個具體的數字,比如10頁,那就在看完10頁之前不要放下書去嘗試其他東西。
“悅納自己,接受自己的行為方式。”咨詢師解釋說,每個人都需要休息、放松。也許你喜歡先沉溺于某些事情中,積攢夠了能力,蓄勢待發,那么就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行為方式,不要因為拖延而自責或否定自我。
建立與親人、朋友之間的密切聯系。如果在與他人的溝通中給予并感受更多的關心和愛,讓生活充滿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軟癮的吸引力自然就微弱了,正如Judith Wright所說的:“生活充滿了更豐富的節目,自然就不需要軟癮來填補空虛和空白了?!?/p>
(張華仙)
下一篇:教你掌握道歉的最佳時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白領女性最易潛伏的四種障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