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去年浙江省高復生的數達到5萬左右,當高復生的存在不再是“非主流地帶”,對這個群體的也就引起了教育人士的關注。日前,由求是高復學校申報的全省首個高復生心理研究課題――《提高高復生心理素質和學習能力的實踐與研究》接近結題,求是高復學校為此舉辦了教育研討會。
高復生在校學習大約10個月,他們的心理態勢一般會隨著高復進程的推移而產生相應的變化。高復學生的心理變化大致分為五個階段(即心理適應期、心理穩定期、心理浮動期、心理彷徨期、心理服從期),不同階段采用不同方式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尤其是對不同階段的心理反應提前進行預防性的輔導,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記者在這份課題中看到,進入5月,高復生進入了心理服從期,所謂“服從”既指高考是不以考生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無論考生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無論是樂意的還是無奈的,都得服從參加高考;又指參加高考本來就是自己的、家長的、乃至社會的要求,這時不管你是否準備充分,不管你身心狀態好壞,也都得服從,除非你選擇放棄。這個階段,學校要盡可能讓學生明白積極主動的“服從”要比消極被動的“服從”效果好的道理,從文化知識到心理情緒、甚至身體狀況都做好充分的準備。
學習上先要有準備,包括好的知識和技能,好的心理和好的身體。這段時間應該進行知識梳理,不要做太多的習題,把經常要錯的題目拿出來看看,查漏補缺。做最后一次月考,誰認真做,效果就越好。
身體上要注意休息,不要開夜車,像晚上打電筒看書這樣就不太好。細節也要引起重視。去年有個同學考了590多分,本來能進重點的,結果英語少了幾分,他說是中飯沒吃,考到下午肚子餓了。
求是高復學校校長陳繼紅說,已經創辦近20年的求是高復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發現,高復教育需要教育科研。特別是高復教育發展到今天,學校的管理理念已經由原來的“管人、管分”轉變為服務,而調整好高復生的心理是做好服務的重要內容。
(實習編輯:楊玉龍)
下一篇:新生最易遭遇的心理沖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畢業季節 怎樣走出心理困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