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又有一批幸運兒跨進了大學的門檻,此時,他們的父母都沉浸在無比興奮之中。但父母在為孩子高興的同時,也有憂慮的一面:這么多年,孩子一直生活在自己身邊,事無巨細都由他們安排得妥妥貼貼,現在他們將獨自在外生活,凡事全靠自己了,他們行嗎?
教會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
中學階段,學習緊張,父母為了不使孩子分心,往往都是自己大包大攬,而疏于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當孩子跨入大學后,怎樣去獨立生活,便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因此,父母們應趁暑假盡快為孩子補上這一課,是非常必要的。諸如打水、洗碗、看病等,讓孩子先試著去獨立操作。這雖有點像“亡羊補牢”,但臨時磨刀,未嘗沒有好處。
幫助孩子制訂一個理財計劃
新生們剛剛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對生活費的使用還掌握不準。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些孩子交過學雜費后,驚喜地發現第一次擁有這么多自己可以支配的錢,于是欣喜之余,毫無節制地去“瀟灑”一番。一段時間下來,突然感到生活費不夠了,就開始向家里要錢,或四處舉債。作為父母,不妨在孩子上大學之前,與孩子一起坐下來,幫助孩子制訂一個理財計劃,將孩子日常開支列一個明細表,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數。
幫助孩子轉換角色
一些新生在未進大學之前,把大學想象得過于純潔、浪漫,而一旦真正踏進這片土地,隨著對新的環境的不斷了解、認識,原來想象中的美麗光環消失了。這種強烈的反差失落感往往會在心理上投下陰影。如果不及時調適,就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父母們一定要經常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調適情緒。告訴孩子:你已是一個大學生,要用大學生的視角對待生活,解決問題。
讓孩子有一個目標
有許多孩子認為考上了大學,就可以一勞永逸,混幾年,出來找個好工作就行了。還有一些孩子因為所上的學校、所學的專業與理想中的有差距,步入大學后,厭學情緒較重,疏于對自己的要求。
對此,家長們要有心理準備,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心態,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大學幾年,要讀多少本書,寫多少篇有質量的論文,大學畢業后,是考研、繼續深造,還是走上社會等等,然后矢志不渝地向這個目標挺進。
(實習編輯:張留敏)
下一篇:大學生 如何應對職業測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東方老師給大學生的10個建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