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老人院就有伴了嗎?
重陽節之際,記者從廣州多家老人院調查發現:有近20%的群居老人仍然感覺孤獨,且其中不少人并不缺乏子女關心。
老年心理問題研究專家稱,除了缺少親情,性格缺陷是很多老年人孤獨的根源。有三種性格特征的老人比較容易孤獨。
個人能力強
性格太清高
老人院這段時間正在加緊排練重陽節的文藝節目,80高齡的王姨不屑于參與:“這種小孩子的節目,簡直見不得人。我去當然比他們跳得好了,可我不愿意和這幫人低素質的在一起瞎胡鬧?!庇腥寺犃朔创较嘧I:“不要以為你有什么了不起。”
類似的摩擦已經多次在老人院上演。日子一久,老人院里只有護工和她打交道,王姨只得向老人院的管理經理頻頻投訴。王姨的兒子也知道母親的性格太不合群,年輕時候她處處爭強好勝,容不得相左意見,光保姆,一年就換了30個,實在找不到滿意的,最后把王姨送來了老人院,“但還是找不到讓她真正開心的方法?!?br />
經濟不獨立
心理壓力大
今年81歲的強伯,幾個子女經濟條件不是很好。一次,強伯犯病,花去500多元醫藥費,子女都眾口一辭:“麻煩你跟我兄妹幾個都說一下,我們說好一起給?!边@件事深深刺痛了強伯:找兒女要錢好像要債,這活著有什么意思?從醫院返回老人院后,強伯連續兩天不肯開門不愿意吃飯。
廣州友好老年公寓的業務經理吳女士告訴記者,自身無經濟來源的老人住進老人院最怕生病,擔心沒人給他負擔醫藥費。就算兒女不存在故意冷淡的問題,仍然會敏感猜疑,擔心自己受到歧視。這在老人院里孤獨群體占比例最高。
家庭太冷漠
缺親情氛圍
子女失和、缺少家人關心,是養老院內老人感到內心孤獨的主要原因。但耐人尋味的是,疏于探望老人的子女,往往來自從小就缺少關愛的家庭。
其中有一位老人常嘆:“都怪我以前沒怎么理他?!焙髞硭膬鹤酉蚬芾砣藛T講出了自家“這本經”:“我小時候在番禺鄉下跟著媽媽,老爸在廣州上班,難得回去一趟,對我也沒什么感情。我很記得有一次我生病發高燒,媽媽領我找老爸,結果他劈頭蓋臉就罵人,說鄉下又不是沒醫院,干嘛跑來添亂?這件事情讓我記憶很深,從此就和父親疏離了。
■專家分析
老年孤獨,
多因性格悲劇
據廣州市老人院的負責人介紹,該院共有900多名老人,性格孤獨、自閉、憂郁的老人占到了200多人。據該負責人分析,老人會因為性格、環境變化、家庭等原因造成孤獨自閉、不愿與人溝通的癥狀?!澳壳?,我們總共有三套訓練,智能訓練、懷舊訓練以及醒神訓練等方法。同時,我們還經常組織一些活動,號召老年人參加”。
據壽星大廈、廣州友好老年公寓等多家養老機構的心理輔導醫生初步統計,雖然住進老人院是緩解老人孤獨感的一種有效方法,但仍有15%的老人仍然覺得孤單感強烈,有的甚至患上憂郁癥,需要靠藥物維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老年癡呆??崎T診專家錢彩韻教授提醒,老年人自己也要主動意識到孤獨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長期不與外界正常交往,大腦細胞活性降低,會增加腦萎縮、老年癡呆癥的發病風險。
廣東省精神衛生研究所老年心理問題專家謝永標醫生認為,如果性格欠完善,住在老人群中也不會自動解決孤獨;反之,若是性格豁達、開朗,獨居的老人也未必孤獨。
暨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堅認為,治療老人的這種心理疾病關鍵在溝通。老人家要相信子女對養育之恩的回報之心,相信他們的愛,大膽講出自己的需要。子女要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對父母不止是給錢,更要給心靈及地位的尊重,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