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幾年前,父母相繼退休,兩人賦閑在家,幫著哥嫂帶孩子,我在本地上大學,逢周末便回家,全家三代同堂,可謂其樂融融。
去年,我畢業后去了西北一座城市,幾乎與此同時,哥嫂被公司派駐到外地,剛上小學的侄女也被他們帶走了。按理說父母辛勤操勞一生,完成了社會工作和養育子女的任務,是該輕松愉快地享受晚年生活的時候了,可是自從我們離開家后,母親便思維遲鈍,郁郁寡歡,成天愁眉不展,閉門不出,也不同親友往來。一向生性樂觀的父親參加了不少社區里的老年人活動,建議母親一塊參加,可母親從來不去。父親打電話告訴我,說母親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一日三餐隨便湊合,也不太搭理人,時常自個嘮叨說別人對她冷淡,這個世界上人情冷漠,孤苦伶仃地活著沒有什么意思……
母親莫不是得了什么病?我來到市第一醫院心理衛生科,向坐診的劉醫生進行咨詢,劉醫生告訴我母親很可能是得了“空巢憂郁癥”。看我一臉迷惑的樣子,劉醫生向我解釋:“所謂空巢是指子女長大成年后從父母身邊分離出去,只剩下老人獨自生活的家庭。就像小鳥長大展翅高飛,巢穴中沒有了待哺的雛鳥一樣。‘空巢’老人通常容易感覺孤獨,很可能出現抑郁癥狀,患有空巢憂郁癥的老年人應該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重心和生活節奏,建立新的生活規律和情感支持系統,廣交朋友,或根據自己的愛好培養多種興趣,如養些花鳥蟲魚或者寵物,使自己的心態保持穩定。另外,做子女的也應多關心老人,常打電話,常回家看看,親情的撫慰對‘空巢’老人的健康生活也是至關重要的。”
原來如此,劉醫生的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回到家我立即給母親掛了一個電話,聊聊生活上的瑣碎事,請教了工作中人際關系的處理技巧等等,聽得出來,母親漸漸開朗起來。不久后的一天,我出差路過老家,順便帶給母親一個特殊的禮物:一只可愛的小京巴犬。
永遠忘不了母親接過小狗時那滿臉欣喜的表情!我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母親的生活或許從此會發生改變。
今年暑期,我申請了探親假回到老家,一進小區就看見假山旁邊的涼亭里圍坐著一群老人,每個人或抱或牽各自的寵物,母親站在中央,正指揮著小狗蹲坐、跳高、作揖、握手……在眾人的嘖嘖稱贊聲中母親紅光滿面,一臉得意之色,用她以前夸獎自己孫女的那種自豪的語氣說:“這些都不算什么,我家貝貝呀,還能聽懂人話,是最善解人意的……”我抿嘴一笑,悄悄離開了。
回到家中,父親欣喜地告訴我,母親現在的生活很規律:每天早晚定時外出散步去遛狗,既鍛煉了腿腳又增加了活動量;一日三餐葷素搭配毫不馬虎,每天早起三斤鮮奶,人狗各一斤;因為有寵物的相伴,結識了小區里的很多朋友,經常相互之間交流經驗與心得,話多了,笑多了,人也變得開朗樂觀起來。
下一篇:愛請就是一場炫目的雙人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十字路口,我該何去何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