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正在上中學的雯雯臉皮非常薄,一天到晚總是擔心自己會做錯什么事而讓別人笑話。一天,前排一位男生問了她一道題,她回答以后就開始惴惴不安起來了。她心想:“別人會不會認為我和他有什么意思了……”這樣一想,她一下子心慌起來,覺得臉也變紅了。當她一覺察到自己臉變紅了,心里馬上又想,“這不是更讓人認為我和他有鬼嗎?”于是心更慌、臉更紅了。“臉紅癖”從此就和她結下了不解之緣。其實,她的臉紅產生于總怕人有“看法”和“想法”的心理,而她克服臉紅的強烈心理動機也是怕人有“看法”和“想法”,你說她的臉紅能因此克服得了?
在社會心理學上,人們把行為舉措產生的結果與預期目標完全相反的現象,稱為“飛鏢效應”。這好比用力把飛鏢往一個方向擲,結果它卻飛向了相反的方向。日常,“飛鏢效應”隨處可見。比如,為了把學習成績提上去,有些學生拼命加班加點和開夜車,弄得整天頭昏腦脹,毫無學習效率可言,你說怎能在以其昏昏的情況下使其昭昭呢!再比如有些談戀愛的男女,老怕自己在對方心目中被貶值,因而常常借助各種方式壓低對方,借以提高自己的“相對地位”,結果,把愛一個人表現得跟恨一個人似的,最后鬧得愛情吹燈又拔蠟。“飛鏢效應”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當事人在考慮問題時犯了簡單、片面化的錯誤。這里面有的是因為光把注意力死死盯在了要達到的目標上,完全忽視了手段的擇優選取,弄得手段和目標不配套,因而引發一系列反應,實則對目標的實現,產生了很強的干擾作用。
所以,那些有心理疾患的朋友,當你們正在與自己的心理問題苦苦作戰的時候,應仔細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種種努力,是否方向對頭,會不會產生“飛鏢效應”。
下一篇:令眾人驚奇的心理暗示殺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性幻想與青春期性心理健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