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疏忽,醫生成冤魂
分類: 案例分析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10-08
閱讀 :397
這是一個令人始料不及而又無奈的悲劇。
丈夫輝是家中的老大,下邊有兩個弟弟。我們結婚剛滿一個月,公公婆婆就急著要與我們兩口子分家。這是我們當地農村的習俗,原因是我們已成家立室,父母的責任和義務也告完成,假若再與我們生活在一起,一年半載后我們有了孩子就會拖累下面的兩個弟弟。丈夫對父母提出分家沒有異議,可在分割財產時丈夫與父母意見發生分歧。家里本來就很貧困,唯一可分的是那兩間瓦房和一間廚房。丈夫要求要其中的一間瓦房,理由是兩個弟弟分別是12歲和14歲,遠沒有到成家的年齡,眼前要緊的是讓我們有一個象樣的家,到時合力為兩個弟弟分別建一間房屋。而公公婆婆的意見是要將其中一間瓦房間開兩半,分一半給我們,并要我們自搭廚房。我們結婚所欠的債務歸我們償還。
在農村兄弟分家是由父母作主的,這本來就無可非議,可丈夫卻認為父母偏心,只顧下邊的弟弟,硬要我們擠在那僅十多平方米的半間瓦房。就為這事,一向孝順父母的丈夫破天荒跟父母吵起嘴來,并且越吵越兇,在鄰居們的勸說下才漸趨平息。
此后,丈夫對這事耿耿于懷,對父母產生了深深的怨恨。本來性格內向的丈夫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再也沒跟父母說上半句話,還不時對著那半間瓦房發呆。有天半夜醒來,我看見他在默默地流淚。我勸他算了,不就是半間瓦房嗎,能值多少錢?然而,丈夫對我的勸說無動于衷,眼睛瞪得大大的,露出兇光。我嚇壞了,提心吊膽地抓住他的肩膀死命搖,邊搖邊哭喊著:“輝,你怎么啦?”“我要你死!”丈夫突然狠狠地罵了一句,用力將我推倒在床上,繼而一躍而起,沒穿衣服就沖出了門外,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我被丈夫剛才的突然舉措嚇傻了,好一會才回過神來。情急之中急忙叫醒了公公婆婆,哭著將剛才發生的事跟公公婆婆說了,可在茫茫的黑夜里,到哪里去尋找他的下落呢?第二天早上,根據鄰人的指點,我和公公婆婆在海邊沙灘上找到了他,只見他神情沮喪、目光呆滯,昨天晚上那種目露兇光的眼神不知那里去了。
從那以后,丈夫的舉動就開始不正常,有時一連幾天一言不發,像個啞巴;有時喋喋不休,沒有主題沒有目的地亂說一氣,陳谷子爛芝麻不著邊際,像是要把心中的怨氣全倒出來;有時幾天幾夜睡不著,兩眼炯炯有神,在屋里踱著步;有時什么事都不做倒頭便睡,叫都叫不醒;有時幾天都不吃一口飯,怎么勸他都不愿張口;有時卻像餓鬼似的,上頓沒吃完就叫我做下頓。更讓我感到害怕的是,有時他對夫妻間的性事冷若冰霜,十天半月都不沾我的身,有時卻無休止地在我身上亂啃亂咬,把我咬得青一塊、紫一塊。丈夫的這種失常行為是間歇性的,每隔十天半月就發作一次,我們這里住在海邊的人把這種現象稱做“水頭起”,即病情隨海潮的高漲期而發作。
丈夫的舉動令我膽戰心驚。公公婆婆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忙叫來村里的赤腳醫生。醫生建議把丈夫送入精神病院,但此時的丈夫對父母和赤腳醫生的善意相當敵視。赤腳醫生又哄又拉,總算把他送進了精神病院,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經過藥物治療,丈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恢復了常態。出院后,他一直在外打工,幾年來相安無事。這期間我們有了兩個孩子,孩子的笑聲給家庭增加了無比的歡樂,丈夫的臉上也有了笑容,我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
或許是樂極生悲吧!去年春節他回家過年。當時他正在門口逗著5歲的兒子玩,看到當年送他進精神病院的赤腳醫生經過我家門口給公公看病,他的神情馬上變了,臉上的笑容突然凝固了,目光又變得像以前一樣呆滯,行為舉止又恢復以前的病態,我的心又懸了起來。那天早飯后,我看見他默默地抄起門角的一把四齒鐵鏵(一種給莊稼除草松土的農具),扛在肩上往外走,我以為他去給菜地松土,便沒在意。誰知他剛走到村邊,碰到了當年送他進精神病院的赤腳醫生出診歸來,舉起鐵鏵便向醫生的頭上鋤下去,幸虧醫生眼快,用手擋過后拼命地逃走,喪失理智的丈夫提著鐵鏵在后面緊緊追趕。剛巧同村的另一位赤腳醫生騎著自行車迎面而來,發狂的丈夫立即舉起鐵鏵朝那赤腳醫生的頭上鋤下去,鋒利的釘齒沒入了赤腳醫生的頭顱,醫生當場死亡,場面慘不忍睹……
死者與丈夫無怨無仇,卻平白無故地慘死在瘋狂丈夫的鐵鏵下,成了冤魂,這是我們誰都沒有想到的。因為在此之前,丈夫雖然精神失常,從沒對人發生過攻擊性行為。盡管死者的家屬沒有追究,但我卻感到了深深的內疚,丈夫也因此去了他該去的地方。我獨力拉扯著兩個年幼的兒女,只有漫漫的長夜和無盡的淚水伴著我。
回首那幕慘劇,我反思,如果早點發覺丈夫的精神已經崩潰,作為他的妻子,我是能阻止慘劇發生的呀!
醫生點評:研究表明,城鄉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表現和結局是不同的。不論城鄉,精神分裂癥的患病率和家庭經濟水平呈負相關,最低社會階層、貧困人群中,精神分裂癥的患病率最高。這就是精神分裂癥發病機制中的社會環境因素。從文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輝本來性格內向,對心理刺激耐受性低,而分家風波帶來的更貧窮對他來說是個嚴重的心理刺激,幾種因素的疊合誘發他在分家不久后便患上了精神分裂癥。
關于精神分裂癥的發病機制暫不贅述,針對英子發出的“我能阻止慘劇發生”的悲嘆,在此重點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加強對精神分裂癥病人意外事件的有效防范。關鍵在于預防病情復發,根本的方法就是精神分裂癥病人必須堅持服藥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復發率是很高的,有人做過統計,經過系統治療,在達到常人眼中所見的“恢復正常”后就停止治療、任其發展的精神分裂癥患者中,有40%~70.7%病人在1年內復發。文中的輝在病情得到控制后,獨自外出打工,只在節假日回家。這樣,就導致家人不了解他的病情,也不能督促他堅持治療,埋下了引致他疾病復發的隱患。,臨床中,我們也發現有些病人在病情復發后,表面看來似乎正常,能干活和料理生活,言行似乎與常人無大的差異,但大量的精神癥狀如某些幻覺、妄想等卻隱藏了起來,若與其接觸時間少就難以覺察。待到其表面也不正常時,病人的病情往往已很嚴重,常常伴有沖動攻擊性行為。此時,意外事件就可能接踵而至,難以防范了。
因此,精神分裂癥病人經治療癥狀得到控制和恢復后,應在親人的照管下生活,這既有利于對其病情的觀察,也有利于督促其堅持服藥治療。同時,要保持與病人的語言交流,不要摒棄他們,這樣也有助于發現一些隱藏著的癥狀,一旦發現有任何異常,應立即送往精神病專科診治。這樣,相信類似的慘劇會減少很多。 (點評者:關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