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劉學瑛是南京一所知名高等學府三年級的學生,她是因為感到前途渺茫、心境不佳來找我的。劉學瑛首次找我的時間是2005年的元月8月。那天正好是周六。
“我想離開大學,離開南京。我想去普駝山當尼姑去。我只想圖個清靜,別的什么也不想干。”劉學瑛一見我就流著淚對我講。
我非常清楚,當尼姑的想法很多女性都曾有過,但那只是她們在失意時一種暫時的念頭,是她們逃避痛苦的一種表現而已。我打算沿著劉學瑛的想法問下去,因為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她要做尼姑的真正動機,才能真正的了解她所遇到的生活難題。
“很好,這主意不錯,只要能讓心靈清靜,什么樣的方法都是好方法。”我平靜地對劉學瑛講。
“可我還想干一翻事業。我是學經濟學的,我很想當一名經濟學家或成功的企業家,我還想到國外去發展,我想掙很多錢,過很好的日子!”劉學瑛將嗓門稍微提高了一點對我說。
“很好,這個主意也很不錯,只要能干大事發大財,什么樣的地方你都可以去。”我微笑著對劉學瑛講。
“可是我現在離這個目標越來越近了,我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我很悲觀,很絕望呀!”劉學瑛焦急沮喪地對我說。
“為什么呢?是什么讓你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呢?”我問。
“我的心理疾病。我整天都處在渾渾噩噩的狀態,頭腦顯得很沉重,注意力一點也不能集中,而且內心經常有痛苦感,你說我這個樣子能干什么大事、賺什么大錢?!”劉學瑛說。
“你還有什么癥狀,都給我詳細地講出來,我需要知道得更多。”我說。
“還有,我時常感到乏力,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我還會莫名其妙地感到緊張,害怕,一個人總想躲起來不想見人。有時候我會感到這個世界對我來說非常陌生,和我有一種距離感。另外,我幾乎沒法高興起來,天天都會感到郁悶不堪。”劉學瑛對我講。
和劉學瑛交談了一個多小時,就我的經驗和直覺而言,我覺得她的病非常復雜非常麻煩,說不定是精神分裂癥的早期。
下一篇:我的情敵,竟然是我的丈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苦坐板凳最大收獲心理成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