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個暖融融的下午,小明又一次被媽媽帶進了醫院,破天荒地第一次坐在了心理醫生的面前。剛剛坐定,小明媽媽就開始了訴說:“我在生他的時候不太順利,醫生不僅給他吸了氧,還告訴我孩子以后可能會出現智力問題。”媽媽嘆了一口氣,“他今年9歲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樣。先天不足,腦子不正常,學習上有困難,成績位于班里的后十名,我真擔心他會有智力低下的問題。”媽媽越說越激動,“我已經帶他看了七八家醫院,也做了很多檢查,就是沒查出什么毛病。”“他主要是腦子有問題,是我生他的時候落下的病根。”媽媽反復強調。
當醫生將目光轉向了小明,小明不假思索說:“我腦子有問題,所以學習不好,我也挺著急的,不知怎么辦好。”小明媽媽又說:“每一次看病我都將他腦子受過傷的事情,還有影響學習的事情給醫生說一遍。”
“哦,”小明的“病情”醫生已經了然于胸。果不其然,經測定,小明智力水平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問題。之所以會出現學習成績不好問題,完全是由于媽媽不良心理暗示的結果。而媽媽又是接受了醫生的“這孩子可能會出現智力問題”的不良心理暗示。種種不良的潛移默化的心理暗示,造成了小明生活和學習上的種種困擾。
解放軍空軍總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董燕認為,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則是消極的。而一些比較敏感、脆弱,獨立性不強的人,譬如婦女和兒童,就比較容易接受暗示。如果是長期的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對人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使情緒受到波動,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健康。小明就是由于長期的不良心理暗示導致學習困難。而往往施加不良心理暗示的人恰恰是被暗示者身邊最愛、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如母親。董主任說,如果長期對某人施加不良心理暗示,必然影響到個體的認知思維過程,使人形成不良的心理反應和行為模式。而對于缺乏辨別能力的兒童來講,不良的心理反應更易于形成和固定下來,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其一生的發展。
因此,作為父母和老師,對于兒童的正常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一言一行都會對兒童的思維能力和心理的健康、維護和發展起到促進或限制作用。所以,不管在什么樣的情況下,都要盡量多地給予兒童積極健康的心理影響以及實際的幫助和引導。此外,讓孩子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或許更重要。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認知,更利于他們成年后在社會上找到正確的位置。
下一篇:強迫性神經癥案例與診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為什么倒霉的總是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