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據報道,北京某醫院一位42歲的副主任醫師不久前自殺。據說此前,該醫院先后有兩名醫護人員自殺。在這三宗可能偶然的事件中,是否應引起我們對醫護人群身心狀態的關注?醫護人員作為高風險、大勞動量人群,他們的身心狀態怎樣?如何進行有效的防范?記者日前采訪了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馬征主任。
記者:當你得知這家醫院先后有三名醫務人員自殺時,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馬主任:我感到很吃驚!如果是在短期內連續三個人這樣,是不是應該追查一下,在一個地方的自殺行為往往有連帶的從眾效應?香港影星張國榮自殺,引起一系列的從眾自殺事件。我會聯想:這些事都是發生在SARS之后的這幾個月嗎?他們是不是去過SARS一線的醫護人員?那個醫院當時是重災區嗎?如果是,他們可能就會出現SARS后的心理危機。
SARS是場重大的災難。根據精神病學的理論,重大災難后,人在心理上會有三種表現:一是在幾天之內會出現“”。他總是回憶自己全力搶救過的病人的死,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過錯,為此自責,以至于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自身價值產生懷疑,甚至感到內疚和痛苦。二是兩到三個月后出現“適應障礙”。他不適應SARS后的大環境,甚至害怕面對SARS后醫院的新環境,沒有從SARS的陰影中走出來。他的頭腦中總是回閃自己搶救過的病人的死亡場景,同時他又極力想回避這一回憶,內心非常矛盾,以至于憂郁、煩躁,甚至感到絕望。三是六個月左右后出現后應激障礙。覺得自己不是個稱職的醫生,很有挫折感,過分悲觀,失去從醫的信心和信念,得過且過,產生了消極的人生態度。
記者:醫生自殺的原因不明,一般而言是什么呢?
馬主任:我想有這樣幾個原因,第一,醫生是高危、高風險職業、經驗積累性職業,SARS來了,誰也沒見過,接觸中犧牲一些醫務人員是免不了的,這樣就摸索出一套臨床經驗。這經驗不就是冒著生命危險獲得的嗎?實踐醫學是高風險的,這就給醫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第二,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舉證倒置很厲害!你說你沒過錯?你來舉證證明吧!所以說醫生現在非常難當。第三,目前在經營上把醫院推向市場,但醫院又不能按市場規律辦事,兩頭卡死。一頭是價格不許放開限制你,另一頭是在收入總額的百分比上不能給你提高。在這種狀況下,醫務人員不能沒有怨氣。第四,社會認同差。人們將許多醫患矛盾都遷怒于醫療界,有的還叫我們“大白狼”。這種種原因給醫生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壓力,心理素質好的還扛得住,心理素質差的人就難說了。
記者:一般患者,在自殺前有什么征兆嗎?
馬主任:抑郁癥患者要自殺的時候,決心很大,計劃周密。他往往偽裝得特別好,家人發現不了。這次美國攻打伊拉克,英國的那位自殺的武器核查專家在臨死前也有癥狀,他非常憂郁地說“國防部出賣了我”。而此前幾天,他沒有食欲,失眠。自殺那天早晨起來,他衣冠楚楚地出門了,三天后發現他自殺了。一般得了抑郁癥的人,食欲不振,睡眠出現問題,每天早醒兩三個小時,自殺多發生在凌晨和早晨,上午抑郁癥狀最為嚴重;體重下降、沒有性欲(包括夫妻性生活減少,一兩個月沒有一次);在工作中別人犯的錯誤,他也往自己身上攬,非常自責。如果家人發現他出現這種情況,應該及時跟精神科醫生聯系。
記者:有什么預防的方法和措施嗎?
馬主任:人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要擺正心態,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消極的態度,回避矛盾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學會溝通和求助。對有想死念頭的抑郁癥病人,不要回避。我們通常會問他:“你有沒有想死的念頭?”讓他說出來,問他為什么想死,然后再幫助他分析。國外治療也是這樣。現在精神科醫院不是都有熱線電話嗎?就是給那些想自殺的人預備的。郁結像個炸藥桶,越給它壓力,它就越會爆炸;讓它宣泄一下,沒那么大壓力,就不會爆炸了。(本報記者 胡迎新)
下一篇:我的情敵,竟是丈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偶爾“開夜車”招惹的“麻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