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大學的小紅走進了心理咨詢室,剛一坐下,就向醫生開始了她憤怒的“控訴”:
“我前天考六級英語,這是本學期我的主攻課程。可是考試頭天晚上,我姐姐帶著小孩來了。我對她們說,我第二天要考英語,你們晚上還是回去吧。可是,那天她們好像偏偏要跟我作對似的,竟然不管不顧地很晚才走。我本想靜下心來再好好地復習一下,結果卻怎么也看不進去了,氣得我跑回自己屋里就哭,以前的種種不順又被想起,結果越哭越傷心,幾乎是一晚上都在哭。第二天頭痛欲裂,昏昏沉沉地去考試,考得不太理想。”醫生待她說完后問道:“看來你這個人挺愛生氣的。從你剛才的談話中可以聽出,你有你自己的房間,那么你完全可以同你姐姐她們協商好,做到互不干擾,在你自己的屋子里看書。可見,擾亂你心緒的并不是小孩呆在家里所發出的聲音,而是你內心對于這件事的‘耿耿于懷’。你因為心里面太在乎這件事了,所以恐怕只要意識到她們的存在,就會心煩意亂,更別說她們真的鬧出什么響動來影響你了。”小紅聽罷點點頭:“是這樣,我覺得她們太自私了!我感到很委屈。每次我遇到我很看重的事情,總是無端地被別人影響,而且別人很不在意地就能毀了我所作的很長很長時間的努力。高考就是如此。高中時我把班主任得罪了,結果高中三年她總給我小鞋穿,我的情緒極受影響。第一年沒考上我自己也預料到了,因為我一大半精力都在對付我自己的壞心情上。上大學后我一直拚命學習。前幾天評獎學金,共報上3個人,最后卻刷下去我一個,簡直把我給氣暈了。我真不知道這兩年,我的眼淚應該用什么東西去裝。大夫,我真的需要你的幫助。我不想每干一件事,就受一次打擊。那樣,我不是瘋掉就是死掉……”
看著小紅那痛苦而又懇切的表情,醫生用理解的口吻說道:“你別著急,我們應該先弄明白你為什么那么容易受傷害。你有沒有相加到,這主要應歸因于你以前處理問題的方式上。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要遇到大大小小的麻煩,誰也不例外。但問題是,以前許多時候你有了麻煩之后,并沒有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來解決,也沒有運用靈活巧妙的智慧去予以化解,更不善于向他人求助以度難關,而老是采取一些消極被動的方式如哭、鬧或任其發展作為對策。這樣,由于許許多多的小麻煩沒有得到及時妥善地解決,結果產生了比較大的和長遠的消極影響。久而久之,在你的思想中就形成了這樣一種定勢:一遇上問題,不是采取消極的反應方式如發脾氣、生悶氣等,就是只注意其消極的一面并對其加以夸大。如此就使得容易生氣成為你的較為固定的遇到麻煩時的反應方式,乃至最終固化到你的人格當中去了。你看,我講的有無道理。”“道理是有的,那您說怎樣才能使我不像現在這樣遇到什么都愛生氣呢?”女孩急切地問道。
“如果你仔細想一下我剛才的分析,你會發現答案已在里面了。正是因為凡事你沒有設法去積極地解決,才老覺得命運對自己不公,老是讓自己感到痛苦。所以我的建議是,今后如再遇到什么問題,不要在那兒怨天怨地地鬧情緒,而是開動腦筋想辦法。你們平時在學校所學的許多知識不都是利用各種條件解決問題的嗎?為什么—到生活中就沒主意了呢?此外遇到問題時,不要老是自己一個人瞎琢磨,而應主動地與富有經驗的長者和值得依賴的親朋好友談一談,讓別人從不同角度去啟發啟發你,這樣很可能原來你看得很了不得的一件事,經人分析后就吸能算是‘芝麻量級’的了。這樣訓練自己一段時間后,恐怕你想生氣都不那么容易了。”
半年后,小紅滿面笑容地來到心理咨詢室,向醫生道謝。(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