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分析:
林雪的焦慮源于內心的沖突:是做自己,還是做別人希望我們成為的人?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稱為“自我認同”。自我認同出現問題,即產生心理困擾。存在主義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想弄清“我是誰”,但是很多人卻沒有勇氣去做。
林雪真正害怕的是失去愛,這種恐懼可追溯到童年。孩子做了父母希望做的事情,就會得到父母的夸獎,反之,則遭到訓斥。孩子害怕失去愛,于是想盡辦法符合父母的期望。
等到長大成家,他們仍然按照妻子或者丈夫的期望生活,導致心理沖突。
解決:每個人只有按自己所期望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內心的焦慮和沖突才會消失。每個人都生活在人際關系中。但是,如果為了關系的存在而犧牲自己的夢想,是不值得的。成長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學會在保持和諧關系的同時,成為自己。
為此,可以先試著做一些自己喜歡的小事情,漸漸地找到做自己的勇氣和成就感,也給周圍的人時間來適應,當時機成熟的時候,再做自己最想做的改變。第二步是與丈夫溝通,一旦深入地溝通,你會發現丈夫并非不講道理,一旦你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變得更快樂,丈夫也會更喜歡和你相處。
下一篇:與同性性交就是同性戀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讓房屋按揭成為心理負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