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心理健康 >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千萬別讓孩子越學越笨

分類: 案例分析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4-06

閱讀 :391

  有一種“笨”,是學來的

    梭子魚“笨死了”

    科學家做過個實驗,把一條梭子魚放進一個有許多小魚的水池里,任何時候梭子魚餓了,只要張張嘴,把小魚吞進去就行了。過了一段時間,科學家用一個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魚。開始時,小魚在瓶子外面游來游去,梭子魚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魚的沖撞越來越少,最后,它完全絕望了,放棄了捕食小魚的所有努力。這時,科學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備受打擊的梭子魚沉到了池底,一動也不動了。無論有多少小魚在它的身邊甚至嘴邊游來游去,它都不會再張張嘴。最后,這條可憐的梭子魚就這么活活餓死了。

    聽了這個故事,也許你會說,這條梭子魚真是笨死了。

    梭子魚原來并不笨,捕食小魚是它的拿手好戲,它是一條能夠獨立生活的正常的魚。可是,無數次的碰壁后,梭子魚開始懷疑自己捕魚的能力,后來,它徹底絕望了,堅信自己是一條笨魚。這種無能感最終害死了它。

    “越學越笨”的孩子

    美國幼兒教育家凱茨在孩子身上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他稱之為“習得性愚蠢”。他說,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并因此而喪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的眼里,就會覺得他們“越學越笨”了。

     那么,孩子是怎么變“笨”的呢?

    ◆ 永遠也贏不了的游戲

     如果我們讓孩子玩一個游戲,這個游戲的難度超出孩子現有的理解能力,但我們又不向他做任何講解,結果孩子總是不知道該怎么玩,每次嘗試都失敗,那么孩子的感覺會越來越糟糕,不用別人說,他也會覺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贏”的感覺,最終,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又畏手畏腳的孩子。

    ◆ 過早的知識傳授

    一些熱衷于所謂“智力開發”的父母,積極地對幼小的孩子進行讀寫算訓練。那些學業知識不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孩子雖然也能靠鸚鵡學舌的方式死記硬背下來,但并不理解,所以往往并未能促進他們的智力發展,反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學習壓力,降低了對學習的興趣,挫傷了自信。

    ◆ 大量的負面暗示

    有一個充滿寓意的童話故事:有一位美麗的公主,從小就被一位巫婆關在一座高塔上面,每天只能見到巫婆。巫婆每天都對她說:“你的樣子丑極了,見到你的人都會感到害怕。”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話,怕被別人嘲笑,不敢逃走。直到有一天,一位王子經過塔下,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驚為天人,救出了她。這位公主才對著鏡子意識到自己原來如此的美麗。

    事實上,很多父母都可能在無意間充當了“巫婆”的角色。

    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可是,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有時,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李阿姨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她比你還小呢。”……有時,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現謙虛,“我兒子不行,很笨的。”“這孩子很沒腦子的。”

    整日被淹沒在如此大量的負面暗示里,孩子怎么能不真心實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當孩子因為上述種種原因,深信自己的腦子很笨、學習能力很差的時候,他就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懷疑,他的潛意識就會產生“保護作用”,拒絕新的資訊進入記憶庫,來保護主人的信念是對的。結果就真的成了“學什么都學不會”的笨孩子。

  如果你不想孩子變笨――

  ★讓他體驗成功的喜悅

  當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到快樂時,大腦里會釋放出“腦內嗎啡”,這種化學物質會驅使孩子想重復這一經驗。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說“成功是成功之母”。

  在做游戲、玩玩具、做手工、參加競賽及做家務等等活動中,鼓勵孩子大膽嘗試,適當引導,讓孩子可以通過一定努力品嘗到勝利的喜悅。比如,當孩子躍躍欲試想幫媽媽洗碗時,不要嫌麻煩,或是怕他打碎碗而拒絕他,不妨為他搬個高度適中的凳子,為他戴上圍裙、套袖,告訴他怎樣輕拿輕放,怎樣沖洗干凈。當孩子洗好一只碗時,大聲夸贊他干得真棒,孩子會很快樂,對自己的能力充滿自信!

  對小孩子來說,各種探索都是學習的機會,那么,就讓我們 “為孩子找一棵矮點的蘋果樹,讓孩子踮起腳,伸手就可以摘到蘋果”。一次次成功的體驗會讓孩子信心百倍,動力十足地向下一個更高的目標邁進。

  ★ 興趣永遠第一

  凌志軍在一書里講了個故事,朱麗葉的兒子沃倫秉性聰慧,才14歲,就已完成高中學業,可以上大學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中國父母都會很自豪地敘述孩子的成功,朱麗葉卻并不想讓兒子現在就上大學,原因是想讓他更多地享受童年時光,讓他做他喜歡的事情。 她與作者有如下的問答:

  “作為老師,你覺得“成績、興趣、快樂童年、道德”中什么對學生最重要?”

  ――“興趣永遠是第一。沒有興趣就沒有一切。有了興趣,偉大的成績便隨之而來。”

  “那么,作為母親,你覺得什么對孩子最重要?”

  ――“興趣,還是興趣。我希望他有一個很快樂的童年。不過,興趣還是第一位。有興趣才有快樂。”

  這位母親的信念與一位前蘇聯的教育家異曲同工。一次,這位教育家給學前班的孩子們上課。他準備了一個“發言球”,一邊從講臺扔出去,一邊說“2+3=”,哪個孩子接到球,哪個孩子就說出答案,孩子們學得很高興。聽課老師有的就不理解,說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直接提問不就可以了嗎?要什么“發言球”?他回答說,沒有“發言球”,當然也可以提問,但是孩子們卻沒有了發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已成老生常談,卻仍被很多父母熟視無睹。如果你希望孩子越來越聰明、越學越愛學,那就把激發、呵護、提高孩子對學習活動的興趣放到每日日程上吧。

      ★ 告訴孩子,失敗了沒關系

  學習、活動總有勝敗、輸贏,怎么給予孩子評定是一門藝術。因為孩子本身不具備自我評價能力,大多數是靠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來進行自我認識。

  下例中的老師很擅長于這門藝術――

  幼兒園里,老師要求小朋友用左右手拍球30次。陽陽動作欠協調,拍了20多次,球滾掉了,陽陽兩眼直望著老師,急得眼淚也淌了出來。怎樣給他打分呢?打“×”?標志著失敗,若打“☆”,又不符合事實,失去了游戲的真實與趣味。能否打出一個既不是失敗又不是成功,讓陽陽又樂于接受的記號呢?老師在陽陽耳邊悄悄地說:“你拍得很好,只差幾個球,離‘☆’只缺一條邊。”老師走到黑板前在陽陽名字后面打了一個缺一條邊的“☆”。陽陽破涕為笑,承認自己與其他人相比是差了一點點。

  缺條邊的“☆”雖然也表示不成功,但不是結果,僅是一個過程,離成功僅是一步之差,卻給孩子帶來了希望,增強了成功的欲望。陽陽在以后的活動中充滿自信,第二次拍球終于成功,老師不僅給他打了一個“☆”,還在第一個缺條邊的“☆”上添了一條邊,因為陽陽不怕受挫,仍然繼續努力。

  當孩子為“失敗”而難過時,父母不應以憐憫的態度對待孩子,或者在孩子面前唉聲嘆氣,更甚至劈頭蓋臉地責罵孩子,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明白,失敗、錯誤沒什么大不了的,人人都可能碰到,勇敢、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努力。

  允許孩子失敗,也是對孩子能夠成功的一種信任。

  最后,讓我們思考國際21世紀委員會對“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判斷標準: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終身繼續學習的動力和基礎”。如果是,這種教育可以說是成功的;否則就是失敗的。

下一篇:女學生殺害厭世同學后自首獲無期徒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偏執心理導致青少年犯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不卡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无码乱肉视频免费大全合集|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黑人巨大无码中文字幕无码|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中文字幕丰满乱孑伦无码专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久久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野战|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无码影院|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三区音频| 亚洲桃色AV无码|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