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張杰!背誦一下上節課學過的課文《匆匆》。”
張杰慢慢騰騰地從座位上站起來。唉!講完了一課就要背誦,煩死了!背誦對他來說真是天大的難事。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有再開的時候……再開……的時候……”
才流利地說了幾句,張杰的舌頭就開始打結了,他緊鎖著眉頭,撓著后腦勺使勁回想著。唉!怎么又忘了?昨天還會背來著!每次都是這樣,開頭之后就忘記了!
老師皺著眉頭看著他。
“老師!我會最后一句!”突然,張杰興奮起來,接著,他的嘴就像上了膛的機關槍一樣,嘟嘟嘟地噴出“珍珠”一串串: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老師!完了!”最后,他大聲報告說。
看著他滑稽的樣子,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系列位置效應
看到張杰的樣子,你是不是感到很親切,以前自己是不是曾經有過和他一樣的經歷?是不是曾經抱怨過自己的記憶能力差,費了很多精力卻不見成果?其實,每個人的記憶能力都差不多,不一樣的只是記憶方法而已。所以,抱怨的同時,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記憶方法是否合理?
1962年,加拿大學者默多克(B.B.Murdock)給被試呈現一系列無關聯的詞,如“肥皂、氧、楓樹、蜘蛛、雛菊、啤酒、舞蹈、雪茄煙、火星”等,請被試按照一定順序學習這些詞,然后讓他們進行自由回憶,想到哪個單詞就說出哪個單詞。結果發現,最先學習的單詞和最后學習的單詞,其回憶成績最好,而中間部分的單詞回憶成績最差。據此,學家描繪了關于記憶的“系列記憶曲線”(serial position effect)(一個U形的曲線),并將這種現象稱為“系列位置效應”(serial position effect)。
系列位置效應表明,如果學習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學習效果就不同。比如,識記一篇文章,開頭部分和結尾部分的識記效果就比中間部分要好。這可能是學習材料開始部分受到中間部分的干擾,影響了對開始部分的記憶,這種后面內容對前面內容的干擾叫做倒攝抑制;結尾部分受到中間部分的干擾,影響了對結尾部分的記憶,這種前面內容對后面內容的干擾叫做前攝抑制;中間部分受到開始部分和結尾部分兩部分內容的干擾,也就是同時受到了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這樣就嚴重影響了對中間部分的記憶,因而,中間部分記憶效果最差。而且,學科之間也會相互抑制,材料性質越相 1
下一篇:“好學生”也需要心理關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她為什么老后悔,琢磨不定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