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采訪一開始,劉教授就向記者講述了三個兒童所表現(xiàn)出的怪現(xiàn)象,盡管他們的行為不完全相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有計劃、有步驟地完成家庭作業(yè)、行為沖動或多動等。劉教授說:“我們把這種以注意力缺損、多動和沖動為核心的障礙,叫做注意力障礙。”
表現(xiàn)雖不一樣學習都受影響
李博,小學四年級男生。他上課總是搞小動作,不是在老師寫黑板時離開座位,就是疊小飛機亂扔。據(jù)家長反映,李博腦子聰明,對一般事物反應靈敏,但在家做作業(yè)卻極拖拉,邊寫邊玩,一點作業(yè)能寫到晚上11點多鐘。
張緒,小學一年級男生。據(jù)家長介紹,小時候他很愛笑,大家都喜歡他。自從上了幼兒園,就變了一個樣。每當集體活動時,他總是旁若無人地站起來四周觀望。上學后,對老師的提問經(jīng)常不舉手就脫口而出,不時還答非所問,經(jīng)常逗得同學大笑。
呂萌,小學二年級女生。她不像前兩個男孩子那樣上課破壞紀律,看上去,她很安靜,但實際上她根本就沒聽課,坐在椅子上不知想什么。當老師叫她回答問題時,她總是像從夢中突然醒來似地,逗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劉教授告訴記者,注意力障礙是學習的“殺手”,它使孩子因為不能忍受學習的枯燥而自暴自棄,學習效率降低,學習成績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因此而受到極大的影響。
注意力障礙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都會產(chǎn)生很大的危害,那么此病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劉教授向記者進行了介紹。
注意力障礙五表現(xiàn)
1.注意力缺損。這類兒童主要表現(xiàn)為主動注意功能極差,難以根據(jù)一定的任務和要求自覺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項活動或任務上;另一方面又表現(xiàn)出被動注意功能相對亢進,非常易于被外界任何細小變化所吸引,將注意力轉向無關事物。
2.多動。這類兒童不分場合,都特別好動。在課堂上,經(jīng)常扭動身體,無故離開座位;在家里,時常翻箱倒柜,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就連睡覺也來回滾動,睡不安穩(wěn)。有的兒童還有不良的習慣性動作,如眨眼睛、咬指甲等。另外,他們動作雖多,但極不協(xié)調(diào),運動水平通常較差。走路或奔跑時常摔跤,做操姿勢不正確、不協(xié)調(diào)。
3.沖動。這類兒童往往行動之前缺乏思考,難以在做出某一行動前思考其行為的后果。同樣,他們也不對自己過去的行為進行反思。具有沖動行為的兒童常常不等老師說完問題,就搶著說出答案,或生硬地打斷別人的談話;在集體活動中,不能耐心等待;排隊時,愛插到隊伍的前面。
4.喚醒不足。這類兒童并不總是精力充沛。他們對游戲能夠長時間地投入,對學習卻表現(xiàn)出倦怠、懶散。他們經(jīng)常邊做邊玩,對目標明確的活動表現(xiàn)出冷漠。
5.角色管理失控行為。這類兒童在學校中,往往表現(xiàn)得較幼稚、任性,他們要什么立刻就得滿足,一不順心就發(fā)脾氣、摔東西。對挫折忍受能力較差,經(jīng)??摁[。他們經(jīng)常違反紀律,對老師的要求不服從,與其爭辯。
了解了兒童注意力障礙的表現(xiàn),有些家長可能會問,怎樣才能判斷自己的孩子是否患有此病呢?劉教授向記者介紹了有關方法。 注意力障礙可用彩色墨水判斷
讓許多孩子玩一種玩具,告訴他們當老師出去時不許碰這些玩具,然后老師出去3分鐘。結果發(fā)現(xiàn),注意力障礙兒童觸碰玩具的次數(shù)為正常兒童的兩倍。正常組的兒童能夠使用一些延遲滿足的策略來控制自己,如對玩具說話,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玩具等,而有注意力障礙的兒童沒有這樣的策略。
還有一個辦法,讓兒童對顏色進行快速聯(lián)想:首先用彩色墨水涂染一些小方塊,然后讓兒童說出根據(jù)某種顏色能聯(lián)想到什么事物,如“綠色”能聯(lián)想到樹葉、草坪等等。還有,在紅顏色墨水涂染的方塊背面寫上“綠”這個字,然后先給孩子看字,再問他們方塊正確的顏色是什么。在這些實驗中,注意力障礙兒童的準確性通常都比正常兒童差,他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做出反應,會出現(xiàn)更多的錯誤。
一些家長經(jīng)常問這樣的問題:“有的老師說,注意力障礙兒童應該處處表現(xiàn)出注意力不集中,可我的孩子看電視或玩游戲機的時候,注意力特別集中,只是一到學習時注意力就不集中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劉教授對此進行了解答。
不能認真學,卻能專心玩——等不及“將來”的病
過去人們認為,注意力有問題的孩子在游戲中注意力也不能集中?,F(xiàn)在,專家越來越認識到,注意力障礙主要表現(xiàn)在學習方面。假定在游戲中,我們觀察兩個孩子,其中一個是有注意力障礙的,另一個是正常的,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兩個人在玩游戲時都會很興奮和投入,但面對枯燥的學習任務,兩者就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同:正常的孩子能夠按照要求完成作業(yè),而障礙兒童則磨蹭、效率低下。
劉教授指出,這一事實表明,此癥的關鍵不在于注意力過程的缺損,而是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和自我管理的缺陷。正如美國研究注意力障礙的著名學者巴克利所言:注意力障礙的背后是兒童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游戲與學習的一個最大不同就是前者能夠帶來即時的快樂滿足,而學習帶來的滿足是將來的;游戲只需要人們按照現(xiàn)有快樂去做,爭取更多的快樂,而學習則需要計劃,要不斷地向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傊?,游戲不需要自我控制,而學習需要自我控制。
怎樣才能治療注意力障礙?是用藥物來矯正,還是去相關教育機構進行訓練?家長常常為此而困惑。對此,劉教授告訴記者:用藥治療還是不用藥治療,要看實際情況而定。
病情嚴重必用藥病情不重可施教
治療注意力障礙的藥又稱刺激類藥物,因為它們的功能主要是增進或提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喚醒或警覺能力,如果正常兒童服用了這類藥物也會提高大腦的興奮性和喚醒程度。劉教授介紹說,有三種藥物是最為常用的:一是利他林;二是匹莫林;三是右旋安非他命。在這三種藥中,利他林是最為常用的。
劉教授提醒說,這類刺激類藥物必須由醫(yī)生開具藥方,才可給兒童服用。利他林在服用后的1到4個小時內(nèi)是藥性充分影響行為的時候,教師和家長應當了解這一點。但服藥有一定的副作用,個別兒童會出現(xiàn)食欲減退、惡心或頭痛,甚至可能影響身體發(fā)育或身高。
劉教授認為:教育的矯正,如設計一個個別化的教育方案,進行聽覺、視覺或者閱讀能力、自我控制及身體動作協(xié)調(diào)性的訓練,這樣做雖然不如藥物治療效果那樣迅速,但有利于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和學習的自動化、熟練化,使學習成為一件輕松的事情。長期的訓練確實可以提高兒童學習的自覺性、準確性和學習的速度。
劉教授再三強調(diào),家長無論是選擇用藥還是選擇教育來治療孩子的注意力障礙,都要針對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對于注意力障礙特別嚴重的兒童,用藥是必要的選擇。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障礙不太嚴重,則可以選擇教育訓練來矯正。一般來說,家長可以遵循先教育矯正,后醫(yī)學治療的原則。
下一篇:青少年10大心理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女生爭當“班花”為哪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