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別用笑臉掩飾內心恐懼
分類: 案例分析
心理詞典
編輯 : 心理知識
發布 : 09-24
閱讀 :419
1 經歷災難 她告訴自己要堅強
記者見到在青羊區“抗震救災愛心家園”主席臺側墻上貼著一張表揚信,表揚16歲女孩林蘭在5月25日拾金不昧。林蘭的確是個熱心的好孩子,她姑姑向記者介紹她:“林蘭這孩子從小性格就十分開朗,地震過后表現得十分堅強、樂觀,她和我們一起到安置點后主動加入了青羊區‘抗震救災愛心家園’的文明勸導隊,這里的大人、孩子都十分喜歡她。”
5月27日,專家楊青蟬在與林蘭交談時很偶然地觸碰到了女孩不愿提起的傷痛。林蘭是都江堰虹口中學初三年級的學生,在這次特大地震中,林蘭見到校園、房舍成了一片廢墟,與自己很要好的一名同學也永遠離開了她,她一直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壓抑著自己,沒留一滴眼淚,她告訴自己,“我要堅強!”
學校塌了 她的內心變成灰色
見女孩具有倔強和不愿輕易吐露傷感的個性,楊青蟬遂拿出紙和筆,希望她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內心。雖然很不情愿,但林蘭最終還是揮起了手中的畫筆。畫面很簡潔,黑色畫筆簡單地勾勒出了房屋和街道,有一棵樹,還有一個太陽。
“畫中有你的學校嗎?”楊青蟬步步引導,女孩終于肯正面提起自己就讀的學校在當天倒塌的情景:“整個學校在瞬間垮塌了,再也沒了顏色,一切都變成了灰暗的。”“這正是女孩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專家向記者分析女孩的作品,“女孩只畫了一棵樹孤立著,其實那就是她孤獨的內心。”
回想起學校地震中的一幕幕 ,林蘭的眼里充滿了淚水,令她最難過的是與同班好友的永別,“地震前一天,我們還在一起玩,然而突如其來的災難奪去了他的生命,我沒有絲毫準備。他離開了,我連他最后一眼都沒敢看,當天,救援人員從廢墟中抬出他的尸體,我根本就不敢去看,我也從來沒對別人講,我覺得很對不起他,我很內疚、也很難過!”林蘭還很坦白地吐露了這段時間自己的困擾:“其實每天我都不能集中注意力,看書看報都是表面,我時常想起地震中的一些畫面,有時候晚上也不能睡好覺。”
卸掉面具 讓笑容發自內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