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我10歲那年,因為家庭的經濟狀況差,媽媽為了還債開始到全國各地做生意……爸爸經常喝醉酒很晚才回家……”
“10歲我開始學著自己洗澡、煮方便面、給自己梳馬尾辮即便我一只手還抓不住所有的頭發……”
●目擊
一雙擠腳趾的鞋子
7月13日,記者見到了這個說話聲音微小的女孩婷婷,和記者想象中不一樣的是,婷婷沒有梳著馬尾辮,而是像個男孩子,留著齊眉的短發。穿著也很樸素,本該穿38號鞋的她,卻擠著姐姐嫌過了時的37號涼皮鞋,腳趾快要把鞋頭的那塊皮子撐破了,記者問婷婷:“腳擠的疼嗎?”“這款鞋子現在有很多同學都在穿呢。”婷婷一邊搖著頭說。
今年剛剛參加完中考的婷婷雖然最終的考分比自己之前估的要低16分,但578的分數已經可以讓這個看起來有些靦腆的孩子愉快的度過這個暑假了。從10歲開始,就是一個孩子的性格趨于形成的年齡段,可是婷婷從10歲開始就過著比同齡孩子稍顯孤單的日子。
由于母親常年不在家,父親不但一個人扛起家里的日常生活,還要辛苦的推銷產品。婷婷少了很多和父母溝通的時間,由此造成了她現在很少和父親說話,甚至有不說話的狀況。但婷婷很想改善這種與父母難溝通的局面。所以她求助國家中級咨詢師、新疆學會常務理事、烏市高級中學教師嚴林峰,尋求上的幫助。
●講述一
“我的成長被割裂成無數個片段”
坐在咨詢室的沙發上,婷婷有些緊張,可說話的聲音卻洪亮了起來。婷婷說,“在自己10歲那年,為了還清之前借別人家的錢,也為了讓家里過的好一些。媽媽和朋友開始全國各地的跑展銷會,一般就是賣一些小成本的商品。”從小婷婷就是媽媽親手帶大的,一直在爸爸媽媽的關懷下成長的她,忽然要面對媽媽不在身邊的現實,開始單獨和爸爸一起生活。
婷婷的媽媽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家待上幾天。雖然每年回家,婷婷的媽媽都會給婷婷買新衣服和好吃的,但年過完媽媽收拾好行李準備上火車時,婷婷還是哭著不放開媽媽的手。開始的一年里,媽媽給家里打電話時,婷婷都會哭著讓媽媽回家。可是從12歲開始,婷婷在電話里和媽媽的通話時間減少了,而且有時很不耐煩地掛上電話。
“媽媽開始去外地做生意的時候,我很想她有時還會害怕。可是過了幾年,我就好像是麻木了。看著媽媽提著行李出門,我也沒有什么依依不舍的心情,習慣了……”
“媽媽沒有走之前,每天起床后都會給我梳漂亮的小辮子。之后我就開始自己學著梳,今年要中考學習很忙,干脆就把頭發剪了。”婷婷說。
現在媽媽會一年回家常住兩三次,雖然她和媽媽之間產生的陌生感有所消減,但媽媽還是把現在已16歲的婷婷當成小孩子。因為長時間的無法溝通,婷婷已基本上不去和媽媽談論自己的任何事情。
●講述二
“對于呵斥,我選擇沉默”
婷婷說,媽媽去外地做生意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就交給了爸爸,每天早上起床給我做飯,再剩下些放在冰箱里,中午我可以回家熱了吃。婷婷上初中后,她的爸爸換了工作,比以前忙了很多。為了把產品多推銷出去,爸爸平時的應酬多了起來。
“媽媽去外地后,爸爸變得更像個‘媽媽’,有時對我的關心成了我的負擔,也成了我和爸爸之間發生爭執的原因。我現在初中畢業了,同班同學之間都會寫同學錄。上個星期,同學問我喜歡哪個明星,我就隨便的說了一個‘快男’的名字,同學就在我的同學錄里,把對我的稱呼改成了我喜歡偶像的名字。”
“回到家后,爸爸看到了我的同學錄,他還信誓旦旦的說,不會在我沒有同意的情況下看。可第二天爸爸又偷看了我的同學錄,并且看到了同學的留言后,認為我學壞了,是不是了。我當時很生氣,和爸爸吵了起來,之后的四天里我們誰也沒有和誰說話。”
婷婷的記憶被打開了:“還有一次,是在我家樓下,爸爸看到我和一個女同學在聊天,回到家后爸爸說這個同學學習很差,不讓我再和她做朋友,我生氣的反問爸爸‘難道你身邊的朋友都是高級干部,做大官的,學歷高的嗎!’爸爸打了我,我的眼淚自然是止不住了。爸爸不喜歡愛哭的孩子,可我偏偏是個愛哭的。爸爸大聲一吼,我的眼淚就忍不住。媽媽離開家的時候,爸爸有時喝酒到深夜才回來,我一個人在家嚇得不敢睡覺。我平時的一些做法總是能引起爸爸的呵斥,開始我還給爸爸講理,時間長了,我也就不想跟他再說什么了,因為每次想和他討論一些事情,總是以眼淚和吼聲收場。如果我的爸爸能像別人的爸爸一樣就好了。”
●現場援助
她的內心缺少自控的意識
婷婷按照嚴老師的建議,在一張白紙上畫上了樹、房子和人。用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婷婷就把這三樣事物畫了出來。
看了婷婷的畫后,嚴老師說,從這個簡單的投射測驗中可以看出婷婷還是個孩子,充滿了童趣。
婷婷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指向內心,現實感不太好,對現實問題怎樣解決考慮的能力有點欠缺;做事隨意性,情緒化比較明顯。但總體而言婷婷的健康水平還是比較好的。
●支招
鼓起主動溝通的勇氣
在對這幅畫作了分析之后,嚴林峰給了婷婷完整的建議。
他說,從與婷婷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婷婷雖然是個十分善良可愛的女孩,但在自身人格和親子關心上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家庭氛圍和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自身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比方說婷婷父親的教育方式使得婷婷畏縮、內向、敏感,對現實生活缺乏安全感;母親的缺失使得婷婷更加缺乏關愛,對家庭缺乏歸屬感,對親人產生距離,當然這其中彼此溝通的方式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希望婷婷的父母都能注意到這些問題,婷婷也能更加主動地面對和解決與親人之間出現的這些問題。
●解讀一
媽媽不懂女兒的思念
嚴林峰:對于孩子來說,親情的需要和滿足比對物質的需要和滿足更強烈,在婷婷生活中父母角色的缺失對婷婷健全人格的形成會產生一些消極影響,因為母親一般在情商方面給孩子的影響較多,父親一般是理性、規則、力量的社會屬性方面上給孩子的影響很深。建議婷婷可以經常主動給媽媽打電話,或者給媽媽寫信,買小禮物送給媽媽。讓媽媽感受到自己對母親的思念。同時,多和媽媽談論一些自己心里難以給爸爸說的話,拉近與母親的距離。
●解讀二
反省溝通的方式
嚴林峰:婷婷與父親交流的方式缺少尊重的成分,比方說“難道你身邊的朋友都是高級干部,做大官的,學歷高的嗎!”這句話用的是反問句,很容易激怒父親。在和父親說話時,可以使用陳述句。可以告訴他:不管交什么朋友,只要能夠把握好自己就可以。
中學生追求明星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可以選擇偶像。但是,我們不可能選擇父母。我們必須學習對待父母的態度和方式,父親去偷看婷婷的同學錄,是因為他覺得已經不夠了解女兒,這還是緣于婷婷和父親的溝通不暢。
●采訪手記
一次“簡單的任務”
可以說,這一次的援助是我們所關注的援助事件中援助難度比較簡單的一個,婷婷的意識里并沒有形成嚴重的障礙,她仍然有能力成為很多健康快樂的孩子中的一員,通過她的自我調節,就能達成這個愿望。
但是,這恰恰說明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婷婷或許僅僅是想尋找一個“合格的”傾訴對象,但她在比較壓抑的環境下,缺少了拓展自己傾訴對象的勇氣,這使她在日常生活中顯得怯懦和畏縮。
在學校里,我們越來越多地見到兩種類型的孩子:一類是通過暴力和叛逆來排遣內心的積郁;而另一類是把自己的內心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當他們的生理年齡逐漸成長起來,他們的卻停滯在童年的幻想里。
如同婷婷腳上的那雙鞋,她的腳在長大,鞋卻沒有能力隨著腳一起長大。而婷婷選擇了繼續把腳硬擠進這雙“變小”的鞋子里。
對于這種現象,我們仍將繼續追蹤。之后,我們將邀請國內著名專家與家長和孩子共同去完成這個“簡單的任務”。
下一篇:怎么樣才能做到自我解救?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可巧用孩子逆反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