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對自己的童年時代充滿懷戀的小女孩兒告訴記者一個秘密,她說,她就要小學畢業了,然而她對自己在5年的小學時光里始終都無法實現的一個心愿深感缺憾:班級里有一位漂亮的女生,5年里,極少跟同學們說話。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就小學畢業了,畢業前,女孩兒有一個最大的心愿--想讓班級這個不說話的女生開口說話!
女孩的這個秘密被刊登在本報第130期的報紙上。為了讓這個善良的女孩兒了卻一樁善良的心愿,本報記者找到了這個女孩兒,并通過她找到了那個極少說話的女生。
然而,通過采訪,那個不說話的13歲城市女孩兒的孤獨、寂寞、心靈的扭曲,卻是記者始料不及的……
紙上采訪“不說話的女孩兒”
她叫趙非,是中山路工人文化宮附近一所小學的五年級學生。記者采訪了一位從幼兒園時就和趙非是同班同學的一個女孩,據這位同學講:從小趙非性格就很怯懦、內向。趙非不說話始于幼兒園時,一次趙非的老師給她葡萄吃,趙非對老師說“謝謝!謝謝!”老師當時就有點不耐煩了,說:“總謝我干嗎!”言外之意,這是老師應該做的,沒必要總謝呀謝的。從此,她就不說話了。也許那位幼兒園老師早已不記得這件事,也許她的那句話也是隨口而出,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句話給幼小趙非的心靈上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據她的同學講,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趙非基本上沒說過幾句話。有事她就在紙上和同學們交流;同學逗她,她就抿嘴笑,但就是不敢說話。平時下課的時候同學們都出去玩,只有她坐在自己的坐位上,不是趴著就是擺弄課本。放學后她一個人順著墻根走,離同學們遠遠的,她怕見到同學們,怕開口說話,她的成績也越來越不好。5月16日,記者來到趙非就讀的學校,和她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對話。
“趙非,你家在哪里呀?”
記者裝作很隨意的樣子,不讓她感覺到壓力,可她還是敏感地沉默不語。
“遠嗎?”
記者的問話更加簡短,甚至只需她回答一個字,一個字!趙非像沒聽見記者的問話似的,但她哭了。再讓她說話對于她簡直是一種折磨,記者便開始與她紙上交談。
“你愿意讓我做你的朋友嗎?”記者寫道。
“可我不知道你是干 1
下一篇:“問題學生”的心理檔案陰影下的心靈更渴望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青少年自負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