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文化水平較高,情感體驗較為豐富的大學生們來說,校園愛情是他們大學生活中重要的一課。大學生們通常反映出的戀愛心理特征是:
1.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發育成熟導致的性沖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與高校聚集著才華、風度、美貌于一身的非凡人群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為:畢業后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依靠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于“情感寄托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游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欲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兒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游離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大學生這個非凡社會群體,今后的生活還會動蕩,畢業分配和就業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也是很自然的事。
許多大學生在戀愛問題上感到有很多說不明白的心靈困境或叫心理困惑,其原因有三:
一是因為在大學生心目中,愛情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人感受到一種無以名狀的失落。也就是說,總相信有完美的愛存在,可現實卻是,沒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沒有十全十美的自己。
二是由于戀愛能否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年齡、外貌、品行、性格、文化、職業、愛好、愛好、經濟狀況、民族、宗教信仰、政治態度等等,或許只有某方面的相互欣賞和認可就走到了一塊,或許也僅僅因為某一點小小的看不慣就分手了。殊不知,要達成多方面的默契是需要時間的,要建立一份永久的愛情與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的。
三是由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征所引發并形成的戀愛低齡化、公開化、高速度進展和戀愛的多元化所致。具體地說,因為他們年級尚低、涉世太淺,缺乏深入了解和正確判定與評價一個人的經驗;因為他們過于情感外露、行為外向,盲目地一掃傳統的以含蓄、深沉為美的戀愛方式;因為他們年輕、沖動,情愛的發展極易受性生理與性心理發育的控制;因為他們本身面臨的就是一個多元化人生價值觀念的現實社會……所以,戀愛心理困境的產生便是順理成章的了。
戀愛心理困境之一:
總感到自己缺乏被愛的吸引力常有一些人為自己還沒有戀人而自卑,認為自己對異性沒有吸引力,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坦然與異性交往,更怕在異性面前失誤,只好用回避與異性接觸的辦法保護自尊心,并極力掩蓋內心深處的痛苦與失落。
上述心理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自我評價出現偏差。這樣的學生往往過于關注別人對自己怎么看,卻從未認真考慮過自己如何給自己一個客觀的評價;二是,對戀愛吸引力的誤解與缺乏科學的認知。表面上看似乎人們的擇偶心理傾向于外在魅力,實際上男女大學生,在選擇異性對象的條件上大多都認為性格、才能、心理相容、人品和愛好愛好更具吸引性的作用。隨著年級的升高,大學生們對選擇戀愛對象的條件越來越實際,一般不會再“跟著感覺走”,也不會只在乎“曾經擁有”。
所以,對于有這種心理困境的大學生應從各方面多尋找自己的優點,挖掘和排列一下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閃光點及特征,并學著變換一下思維方式,用自己的優點與別人的缺點去對比,以增強自信、悅納自己;其次,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一個人是否對異性有吸引力?是否非要在大學期間擁有如意戀人?并不意味著你今后的生活如何,“遲到的愛”也許會是真愛,早到的愛也許提前消失。
下一篇:為什么我會盼望同桌高考發揮失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9歲女孩寫“死亡日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