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肥胖對孩子有哪些心理傷害?肥胖是一種身體疾病,但是肥胖對于人們的心理健康也可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肥胖的兒童,更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影響,因此家長們一定要重視兒童肥胖問題。
一般認為,“吃”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但是還有許多其他的原因,對肥胖產生影響。主要反映在人們吃的認識上。節食是人類一種勉強的、理性的和違反本意的自我限制。而在潛意識中,人們時時不忘沖破限制以享受飽餐美食之后的滿足。“有機會就吃”是人類祖先在艱苦時代留下來的文化傳統。這種多吃儲備的文化現象是人們在當今食物并不匱乏的時代,依然在潛意識中存在的心理傾向。
在一些節食減肥的人身上,這種心理傾向非常明顯。這些人一般在體重控制產生一定效果后,再遇到美食佳肴的機會,一旦理性的約束減低,吃的食物數量反而會比以前更多。
其次是情緒因素的影響,許多人都體驗過情緒對食欲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心情不好,食欲自然就會下降。而心理學家對肥胖者一項實驗,卻得到相反的結果,肥胖者在情緒焦慮時回食欲大增。
為什么肥胖者在情緒焦慮時會食欲大增呢?心理學家認為主要原因與他們在嬰幼兒時期的經驗有關。他們的父母由于缺乏育嬰經驗,只要他們啼哭時就認為是饑餓(也許是太冷、尿床、身體不適等),于是就給東西吃,結果使嬰兒無法知道饑餓與難過的區別。
也有些心理學家指出,肥胖者在焦慮時愛吃東西,就是一種減輕焦慮情緒的方法,通過嘴嚼食物,會使人的臉部肌肉緊張度減低,從而間接釋放緊張情緒。
第三是外部誘因作用的影響。人們吃東西一般都是由于內在生理上的需求,也有時是因為外在誘因的吸引,在食物的誘惑面前,肥胖者往往是經不起考驗的。
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他們的健康飲食,合理的安排食物是幫助他們抵抗肥胖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保護孩子避免因為肥胖問題,而受到更多心理疾病的傷害。
推薦閱讀:3歲是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
下一篇:寶寶沒規矩 試試這些有趣懲罰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矯正兒童自閉癥的三個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