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是行為的主體,人的不同行為都會表現一個人的心理活動。兒童的心理較為單純,也容易了解。只要你細心就會發現孩子的許多表情啊,行為啊,背后的意思與大人是有區別的,他們很簡單。比如孩子喜歡打人的原因就很有意思。
原因1:可能孩子對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邊去,他就會覺得受到威脅,然后主動進攻。
辦法:媽媽應多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幫孩子交些好朋友。那段時間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開始行動了。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幾份,帶著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別人家吃。禮尚往來,別人也會有好吃的想著我們。這樣關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覺也越來越好。
變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門,想見見小朋友。有好吃的分享,還說: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有時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們總是做些他不喜歡的事情,他想把這個事實排除掉。
如:他拿個小碗,用土來做飯。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這樣,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劃和目標。他對小朋友嚷,但人家不聽,他嚷了幾次,發現不管用,就會動手打人了。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只是不想被打擾。但他的舉動是不好的。得更多時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
辦法:加強用語言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他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思想。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這件事,媽媽可以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人家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對別人說„不喜歡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飯!‟”然后告訴他,打人無法解決問題,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他就明白了。當然要達到完全用語言表達還需要一個過程,媽媽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長到這個程度。
孩子的各種表情和行為都能夠體現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態,要想照顧好孩子,就要對孩子的行為表情中掩藏的意思有個了解。孩子一直哭說不定就是餓了,你把他抱起來一直哄也沒用啊。孩子的不好行為,你需要好好教導,要給他時間去改正。
下一篇:孩子壓抑的三種表現家長要警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揭秘孩子厭學的四個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