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孩子的咬人的壞習慣,看到什么就會咬上一口,這樣不但不衛生,一旦形成習慣對孩子的未來也是很不利的。那么,面對孩子愛咬人的壞習慣,我們應該怎么解決孩子的這個壞習慣呢?
1.媽媽要熟知寶寶的情緒并及時給予調控。
寶寶咬人時情緒通常很激動,雖然把別人咬疼了,其實在此之前他已經很受刺激了。受刺激的寶寶需要安撫,需要幫助,而不是被指責。媽媽該熟悉寶寶的情緒變化,在咬人之前及時打斷他的注意力并進行安撫,轉移他的需求。咬人后,對寶寶進行嚴肅教育,同時最少要有幾分柔和,讓寶寶明白,你反對他咬人,但你是愛他的。這樣,寶寶得到安撫,平靜下來,才能聽得進你的規范。
2.讓寶寶多玩安靜的游戲或者多睡覺,盡量少讓他參與高強度的活動。
強度刺激是引起寶寶咬人的最常見原因。一個安靜的、睡眠好的寶寶一般較少用牙齒咬人。
3.給寶寶一個可以咬的替代品。
漸漸地,當寶寶暴躁和發怒時,他會去咬毛巾而不是咬玩伴和你。
4.讓寶寶也嘗一次“被咬的滋味”。
你可以咬他一口,只要掌握分寸,這種被咬的滋味是一種消退刺激,讓寶寶在施行下一次咬人時也感到他被咬的“滋味”,感到疼痛,停止咬人。
5.多鍛煉寶寶的語言表達和耐心表現。
經常和寶寶在家用語言交流,當他在某次有要求卻表現得有耐心時,你要多次提出鼓勵和肯定。經常強化他的耐心行為,也會消退他的咬人行為。
對于寶寶的這種咬人的習慣,作為家長應該及時的進行干預,這樣次才是對孩子心理健康有利的。不過在生活中,家長也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不要因為孩子還小就敷衍了事,其實孩子是懂事的。
下一篇:父母應警惕溺愛下的問題寶貝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是什么讓孩子內心感覺到恐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