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寶寶在成長階段,其實人生是不好的,這也會影響自己今后的性格,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找出具體的原因,然后對于寶寶進行合理的引導,幫助寶寶度過認生期間,那么什么因素會導致寶寶認生呢?其實原因主要有五個,今天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希望可以給媽媽爸爸帶來一些幫助。
1、父母批評過多
專家稱,如果孩子一做錯事,父母任意指責,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膽怯。
怎么辦:年幼的孩子大多以大人的看法產生自我認識,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情感要保持穩定,避免忽冷忽熱,也不要將你的不良情緒發泄到小寶寶身上。尤其不能以“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孩子。寶寶有了安全感自然會更大膽地去接觸陌生的人和環境。
2、父母包辦太多
如果父母對孩子包辦過多,孩子的自主性便難以得到發展。大部分父母都會心疼孩子小,生怕孩子做不好而事事代勞,父母的這種包辦溺愛只會壓抑孩子自主性的發展,使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對一些事物形成膽怯心理。
怎么辦: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放任自由,多鼓勵孩子大膽一點去探索他感到有趣的事物,“媽媽看著你,不怕”多給他一些“強心劑”能夠讓寶寶克服膽怯的心理。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一些挑戰與鍛煉,在生活中讓寶寶多幫忙參與,培養他的獨立性。
3、寶寶自我保護
認生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在他看到陌生人時,他意識到家人和陌生人是不同的個體(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表現出敏感反應),孩子害怕這個陌生個體給他帶來傷害,因此,就以敏感閃躲,甚至大聲哭鬧的激烈方式來向家人傳遞自己害怕的情緒,以此得到家人的保護。
怎么辦:父母可以在孩子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有意識地帶孩子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里其他人員幫著給孩子喂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游戲,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孩子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人和陌生環境。
4、寶寶的天性使然
寶寶認生是社會性發展必經階段,因而每個寶寶在0-3歲期間都會產生認生現象。但如果在寶寶3歲以后仍然非常認生,不愿與陌生人相處,那就要考慮孩子的個性因素了,畢竟有些孩子天生比較敏感。也有一些孩子連去幼兒園都表現出退縮和回避,這說明孩子不是故意挑剔和拒絕,而是天性使然。
怎么辦:對于天性使然的寶寶,父母首先要堅持的原則就是不強迫。有些父母覺得強行把寶寶放到陌生人的懷里,就能夠鍛煉他,改掉他怕生的“壞毛病”。結果導致寶寶抗拒心理更嚴重,適得其反。
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入手,讓孩子逐漸接觸“熟悉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后,再擴大他的接觸范圍,讓孩子一點點地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5、寶寶缺乏社交活動
有的父母很少帶寶寶出去玩耍,與人接觸少,缺乏鍛煉。父母不要因為寶寶害怕就刻意避免他與陌生人接觸,這樣對緩解孩子認生的問題有害而無利。
怎么辦:為寶寶創造更多與陌生人群接觸的機會,比如帶寶寶到公園讓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或者帶寶寶走走親戚,幫助他逐漸消除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得到更多鍛煉的機會。
如果在生活中,有叔叔阿姨想要抱抱寶寶,但是寶寶懼怕的話,更不喜歡別人盯著自己,這個時候不要勉強他,更不要用害羞的字眼,你可以將寶寶抱在懷里,然后跟朋友聊聊天,讓寶寶去適應,這樣寶寶就會放下戒備,主動跟陌生人示好。
下一篇:兒童自閉癥的三大表現形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專家詳解兒童患自閉癥的原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