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健康是社會和家長十分關注的話題,孩子健康分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兩種,只有二者都并存了,才可以稱得上真正的健康,孩子心理壓抑是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最大隱患,要想有孩子健康成長,就要找到原因,那么,孩子心理壓抑有哪些表現,讓咱們小編為大家了解下。
拒絕吃飯
很多專家提醒家長注意孩子的飲食。如果出現厭食,往往是孩子們的情緒出了問題,家長應認真對待。如果對此忽視,就有可能發展成飲食節律紊亂。作為父母此時千萬不要強迫你的孩子吃飯,而是應該經常改變飯菜的種類,鼓勵孩子幫你做飯,幫你準備他們愛吃的飯菜。如果他在飲食方面的不良傾向持續很長時間或體重減輕很多,應及時看醫生。
過度憂慮
孩子看到電視里颶風災難的報道后而害怕颶風是情理之中的事。同樣,學生害怕鄰近的考試也是正常的。但如果他們害怕所有的人和事就不正常了,他們越感到軟弱無助,害怕的東西就越多。
說謊和欺騙
5歲左右的學齡前兒童有時會撒謊,但他們通常并不知道他們行為的后果。大一點的孩子在已經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也會撒謊,這大多數是因為他們受到很多的壓力。如果你的孩子聽到你吹噓自己停車沒付費,或撒謊以避開工作會議,你要小心自己在樹立壞榜樣。最好把誠實的重要性和說謊的后果講給孩子聽。如果說謊已成了他的一種習慣,你就應該帶他去看心理醫生了。
不安的睡眠
夜晚對孩子來講是很難度過的。把嬰兒或咿呀學語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分開,他們會很自然地感到焦慮。如果你的孩子長期失眠,那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在困擾著他。在睡覺前和你的孩子聊天,給他一個機會說出心里話,這有可能會改善他的睡眠。
疾病反復
如果你的孩子叫嚷肚子痛或頭痛,但又沒有任何外在的癥狀,那么他可能就是精神緊張。曾經有一個父母正在鬧離婚的孩子表現得非常焦慮,他不斷去校醫務室檢查,說自己頭痛,校醫束手無策,于是請心理醫生會診。心理醫生了解到孩子家里的惡劣家庭關系時,終于找到病因。
攻擊性行為
每個人都知道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會發脾氣,但這些行為總是古怪的。語言能力有限的兒童,減輕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咬、激怒或欺負他的玩伴。造成這種行為的原因雖然和電視上的暴力情景不無關系,但孩子的憤怒更可能源于心情壓抑,這就是說,你應該盡量少一點地告訴他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否則只能增加他的壓力。因為孩子需要無憂無慮的玩耍,做自己想做的事。
哭泣
通常孩子哭泣是由于饑餓或疲勞,但哭泣也是減輕壓力的一種自然方式。
越來越多的更小的孩子被診斷出有抑郁傾向,這些孩子與大吵大鬧宣泄情緒恰好相反,即使遇上不快,既不表露,亦不向人表達,屬於壓抑情緒型,旁人無法知道。不表露除與個人性格有關外,亦可能與父母過往在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時,過於苛責和不諒解有關,以致孩子因怕父母的責罰而不敢和不愿表達自己的情緒。專家表示,這類孩子是最令人擔憂的,因為當他們遇上困難和不 快時,身邊的人無法知曉,結果可能會因情緒得不到正確的宣泄而出事。
孩子健康是父母和社會共同的責任,如何使孩子有一個健康的童年,家長朋友應該多用點心了,孩子的外在表現,最容易體現孩子的健康狀況,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了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下一篇: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孩子的逆反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心理健康的五大表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