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的成長,更是父母關心的焦點。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發展狀態,年青的家長,你知道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0歲~2歲,母愛是中心環節,孩子易和母親形成情感依賴,仿佛是一種共生狀態。這個階段是孩子深層安全感,親密能力形成的關鍵,希望母親們要用最溫柔的愛與孩子相們。
2歲~5歲,是父愛介入的最好時期,父親的功能是促進孩子的成長與獨立能力。缺乏父親的參與,過度的母子情感聯結使孩子變得幼稚和依賴。
6歲~10歲,建立良好的家庭夫則和代際界限,注重性角色培養。在夫妻情感不良的家庭(婚姻分裂),要避免讓孩子成為夫妻間的傳聲筒(替罪羔羊)。同時,母親角色太強,父親角色太弱的家庭(婚姻偏斜),不利于男孩子的個性成長。
11歲~15歲,對青春期的孩子,家庭的規則和教育要具有彈性,父母對孩子的行為不再用簡單的是非判斷,而要采用積極認同和理解的方法,鼓勵孩子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千萬不能包辦代替。
做為家長的我們,要注意針對孩子各個不同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來應對做出適當的行為,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感受到父母的愛。同時,要多看孩子的優點,多夸獎和欣賞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的心靈永遠沐浴在陽光下。
下一篇:孩子哭與他的心理有關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消除兒童焦慮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