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人際關系是從你出生來到這個世界,就跟隨你到來的,尤其是開始上學后,人際關系就開始變得重要,當小學生遇到人際關系挫折的時候,他往往會不知所措,這時候需要家長來幫助他們,了解兒童心理。
真話傷人心
小學生總是純真率直的,可是往往就是存在這樣的率直,就是會少了那么一點同理心、或是給人臺階下的空間。你好惡心、我不要跟你玩,這類的拒絕也三不五時的出現。當您聽見孩子喊著,「他都不借我玩啦!」或是「我不要跟他交朋友了!」諸如此類的抱怨甚至傷心話時,一定也會擔心、也會心疼吧。只是,要求這個年齡的小朋友能夠不傷人的拒絕,其實也太強人所難了!與其期待孩子懂得委婉,或許我們轉為較積極的引導孩子處理被拒絕的情境,是幫助他自我成長的重要一步呢。
不跟你玩很難受
孩子們可這告狀或抱怨時,不要急躁的問怎么了或說給你報仇之類的話。先同理一下孩子的兒童心情吧。被拒絕的滋味,很不好受,否則他又為何要來哭訴呢!很多時候,問話問得過于細節或是偏頗,反而引起更大的沖突,甚至是二度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友誼。
沒人玩你可以做什么?
孩子遭到拒絕時,想辦法讓他們自己找到解決方案。可以先問問孩子,如果不和這個朋友一起玩,還可以做什么事?自已一個人,可以看書、玩牌、畫圖、找其它朋友說話、走路散心!(這些都是二年級孩子的建議唷!)「還可以等下一節,問他們還能不能跟我玩?」這是某位孩子最后說的。其它小朋友居然也同意了。
為什么不跟你玩?
家長總是喜歡問,為什么他不理你了。往往這個問題出現,孩子的反應都是強烈的反駁、提出種種別人的不是或是小心眼、不公平,造成更大對立也就可想而知。不過,再撐久一點,您不難發現,當孩子理由掰完了,也會開始反省自己呢!「可能是我上次弄壞他的東西吧!」「因為他已經答應先跟別人玩…」「可能我跟他說的口氣不好,他生氣了…」對方也會開始真心的說,拒絕他的理由—雙方都會發現往往只是小事一樁!這些心里的話冒出來時,孩子已經給了自己最好的解釋,知道自己如何避免下一次又被人拒絕、或是不為這樣的拒絕傷心了。
我們必須小心處理孩子們的人際關系,要盡量用最自然的方式,讓兒童心理理解,遭遇人際挫折在所難免,要找到真正的緣由,才有化解誤會并且友誼增進的可能。畢竟孩子們的友誼彌足珍貴。
下一篇:獨生子女的四大通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影響兒童心理發育的幾大因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