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計劃生育的普及,更多的家庭選擇只要一個孩子,這僅有的一個孩子就成為了家里的掌上明珠或者小皇帝。對于獨生子女,家長們都“捧在手里怕傷著,含在嘴里怕化了”,殊不知這樣的溺愛方式更容易讓獨生子女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具體看看獨生子女的心理通病吧!
1、神經質,喜怒無常
很多獨生子女在碰到不順心的事情的時候,都會選擇大聲吵鬧,甚至有時會發脾氣扔東西,表面上非常主觀執拗,樣樣事情自己說了算,否則就吵鬧不休,而實質上是情緒不穩定,借機發泄。吵起來膽子很大,離開父母又非常怯懦。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是因為大人環境帶來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孩子就像玩具一樣的生活,得不到自然發展,加上父母不斷“灌輸”過沉的知識,這都對孩子神經系統的平衡帶來危害。過多的“教育”、過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驚人的神經質孩子。
2、“獨我”行為
由于家長的溺愛,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當然是我的,好像從來沒有感受到別人的需要。我的小床、我的電子琴、我的玩具、我的食品,好像沒有什么東西不是我的。一個第一次隨爸爸出遠門的孩子看到火車茶桌上別人的食品拿起來就吃,就是一種典型的“獨我”行為。
3、膽小好哭
父母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欺負,因此不自覺的隔斷了孩子與外界的交流。這些孩子整天只與父母打交道,一切都由父母包辦代替,失去了動手能力,也沒有與小同伴競爭玩耍的機會,變得膽小、害怕困難,一遇到挫折、痛苦就會哭。這是由過度的保護形成的過分懦弱。
4、性格孤僻
獨生子女整天關在家里,與外界和小伙伴很少來往。見到別人家的孩子來了可能開心得不得了,甚至當小伙伴回去時會拉著對方不放手。獨生子女心靈的孤獨是生活天地狹小造成的。獨生子女孤僻的獨特性是好自言自語,好像成人一樣羅嗦,經常反復思考一個問題,過了很久,還會向爸爸媽媽問同一個問題。這種追根問底的特點,可能反映了孩子的好學,也許反映了孩子思維的呆板和不易轉移。
看了以上內容,相信的各位父母對于獨生子女的心理都有了一定的把握。小編提醒各位父母,對于獨生子女的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千萬不能溺愛孩子,一旦讓孩子形成不良的習慣,對孩子的未來將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孩子如果感覺沒有安全感就會開始嫉妒
下一篇:家長 請不要打擾孩子的私人空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長如何幫助小學生解決人際關系挫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