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都說打是親,罵是愛,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是其實每個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在兒童心理中,被尊重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用命令的方法,會讓孩子反感,這在兒童心理中叫逆反恐懼心理;不聞不問,會讓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很有可能會發展成自閉癥,這在兒童心理中是孩子一種封閉孤獨的狀態,是很不好的。今天就教你幾招,讓您的孩子變得聰明乖巧。
幼兒教育需尊重幼兒心理1、 家長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時往往是不許這樣不許那樣;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要孩子學這學那,如果孩子不感興趣,不想學,父母就擺出一副長輩的架勢,于是容易產生與孩子情緒上的對立。
2、嘮叨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喜歡整天對孩子嘮嘮叨叨,這個要這么做,那個要那么做;這也不對那也不是,總是沒完沒了地嘀咕,這種“敲木魚”式的教育最終導致孩子厭煩而產生逆反心理。
3、漠不關心的教育方式: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強,什么都要問個明白探個究竟,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時電插座、煤氣開關也是他們探究的對象,一點不懂其危險性,有時好好的玩具也要拆開來看看,甚至會損壞貴重的家用電器。如果此時父母僅是簡單、粗暴地說不許或不予理睬,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而產生逆反心理。
做父母的應尊重幼兒心理發育的規律,掌握幼兒心理學知識,改進自己對幼兒的教育方式和態度,具體應該從一下三方面做起。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嘮叨、打罵都會使孩子把你的話當耳旁風,心理上也會產生反感。
其次要冷靜分析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應注意改進,成人應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則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對其逆反行為不予理睬,事后再進行教育、誘導,說明利害關系,千萬不要“犟過孩子頭”而火上澆油,把事情搞得更糟。
還可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使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明明走得動卻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以這么對他講:“你看那邊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你不會比他差吧?”孩子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會自己走路了。這種方法用得得當,不亞于正面說教。
最后家長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例如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家長要因勢利導,講一些孩子聽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當然,發現孩子的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及時制止,并講明道理。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我們首先在心態上要和孩子平等相待,把孩子更多的當成朋友。這在兒童心理現象中是一種充分的尊重,充分的尊重會讓孩子更愿意對你敞開心扉,溝通起來也就更方便。同時我們不能怕麻煩,而對孩子愛理不理,這在兒童心理現象中會讓孩子有一種不被人認可,得不到尊重的感覺,后果將是很嚴重的,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應該張弛有度。
下一篇:孩子早教需注意因年齡施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培養寶寶的健康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