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寶寶的小小心思單純而敏感,就像一張有待書寫的畫紙,而媽媽的手里則如握著第一枝筆。那么,真正了解你的寶寶,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悉心引導他,才能在“畫紙”上繪出精致亮麗的色彩!
0~12個月 給我充分的安全感哦!
寶寶一出生,就能夠以不同的“語言”和動作,將訊息傳達給身邊的人,以表達自己的喜怒。媽媽不要以為寶寶還很小什么都不知,而忽略他的心里感受哦!這個時期,要注重他們“個人的安全感”。雖然他們不能以說話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但他們知道自己是否被忽視了。他們知道身邊的人是否很照顧自己。若他們知道自己受到別人的高度注意和關心,安全感會大增;相反,若每次大哭抗議時,父母忙于其他不去關照他,他會感覺到自己的需要沒有受到身邊人的重視,安全感會下降。據(jù)說,有些孩童的自閉癥是在這個時段就開始萌芽的。
可以說,這個階段是寶寶人格發(fā)展正常與否的一個重要時段。這時候媽媽的微笑、親切注視以及柔聲呼喚寶寶為他唱歌等等,都具有特別的意義,可別輕視哦!
1歲~2歲 第一次獨立宣言
這是幼兒建立自主的階段。當寶寶1歲以后,開始去嘗試自己克服身邊遇到的各種小小難題了。這時爸爸媽媽應以開放的態(tài)度,讓寶寶大膽去嘗試,當寶寶邁出成功的第一步,不要忘了及時給予鼓勵哦。當寶寶獲得成功的喜悅時,他會繼續(xù)嘗試、探索,自信心更足了。
寶寶此時經(jīng)常會因走路不小心而跌倒,如果爸爸媽媽一見寶寶跌倒,就急忙上前扶起他的話,或者暫時不給他再次嘗試的機會,這樣孩子會感到自己“能力有限”,害怕再次嘗試,內心感到不安。
所以在這個寶寶正在探索定位的時段,媽媽要細心衡量什么事情是寶寶力所能及的,什么事情是勉強不得的,在哪個時間插手幫助最好。可讓寶寶把換下的衣服丟入籃子里,拿小抹布擦擦低矮的家具、幫媽媽剝豆子殼等,幫助孩子熟悉家務事情,培養(yǎng)寶寶的責任心,建立起他是家庭一分子的概念。
同時,這個時段應該開始建立寶寶分享、合作的意識了。多讓寶寶與年齡相仿的孩子玩,讓他體驗到和小伙伴同玩的快樂。這是使孩子適應社會與人交往中很重要的一步。
記住這個階段的寶寶,需要多用鼓勵的語言建立他的自信心,而不要責罵,寶寶需要你的支持,他們就是這樣學習成長的。
2歲~3歲 自主而個性,并對周遭充滿了好奇
這個時段的寶寶對周遭的人物感到十分的好奇,喜歡接近別人,并對別人表示親熱。常問“這是什么、為什么、是怎樣的”等等。此時爸爸媽媽要耐心對待,要熱情專心地回答寶寶提出的問題,因為這是增加寶寶各種知識的好機會,不要輕易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哦!
此時他們的自信心更強,會繼續(xù)探索自己的能力,嘗試去控制身邊的環(huán)境,學習模仿性也大大增強了。媽媽要多給他機會,讓寶寶學會自己做決定,而不要主觀地束縛孩子的手腳,否則依賴性過強長大后常常缺乏責任感,缺乏判斷力和選擇能力,對孩子的成長肯定無益。
然而畢竟是2、3歲的寶寶嘛,缺乏經(jīng)驗,注意力不易集中,易沖動,喜歡新鮮事物,做出的決定難免不恰當有錯誤,這時候家長要及時引導,讓孩子做出正確的判斷。就是說,在培養(yǎng)寶寶自己做主的能力時要注意,當孩子能做出恰當?shù)臎Q定時,不要給他太多的選擇,尤其避開選擇不利的事。舉個例子,戶外天氣很冷,孩子外出要讓他穿一件棉大衣,如果問:“外面刮大風,你穿棉大衣嗎?”孩子可能會拒絕穿,這個選擇題可能就會使寶寶做出明顯不利的決定。可換個方式問,限制他的選擇范圍,問:“你穿紅色的大衣還是綠色的大衣”或“要媽媽幫你穿還是奶奶幫你穿”,如此改換選擇的內容,即能避免寶寶選擇不恰當?shù)囊幻妫帜芙o他自己做主的機會。
很多媽媽對這個階段的寶寶的固執(zhí)行為感到不安和心煩,但這是一定要經(jīng)歷和接受的,不必過分焦慮。
3歲~4歲 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有責任感和自我承擔的能力。幼兒4歲時,是其性格形成的高峰期。他會變得很自主,很多孩子不再喜歡整天黏著媽媽。有些行為發(fā)展相對成熟的孩子,性格會趨向富有責任感和主動幫助別人;有些行為發(fā)展較慢的孩子雖已經(jīng)4歲了,但卻仍然停留在2歲階段,很自我,既喜歡接近父母,又不想讓父母整天跟著自己。
他們對外界的興趣很大,不喜歡經(jīng)常重復做同一樣事情,喜歡新奇又有創(chuàng)意的玩意兒,父母可以鼓勵、引導寶寶學習繪畫和唱歌等。他們喜歡戶外活動,活潑、好動,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多帶他外出,以豐富他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
3、4歲的孩子該上幼兒園,參與集體活動了,他們喜歡與人交流了,愛講自己所遇到的事,自己的感受、自己的需要,這正是孩子學習語言交往的好時機。爸爸媽媽要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就會取得孩子的信任,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保證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切不可表示冷漠、厭煩、敷衍了事,以免讓孩子感到失望和冷落。
他們很喜歡與年齡相仿的小朋友或成人一起玩游戲,熱衷于角色游戲。在角色游戲大多是模仿周圍事物情景來表演的 ,常含有想像的成分,如寶寶曾去醫(yī)院看過病,就可扮演醫(yī)生給病人診治;跟隨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就會模仿熊媽媽如何照顧小熊。在角色游戲中,可培養(yǎng)孩子與小伙伴共享玩具,按順序做事,勇敢的精神以及同情心、責任心等良好的行為和品德。在游戲中媽媽可引導寶寶,盡量發(fā)揮他的主動性、積極性和想像力。
有些3、4歲的幼兒是屬于焦點型的:喜歡集中興趣在某一種活動上;有些則是邊緣型的:喜歡做多方面的嘗試。所以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寶寶趨向哪種類型,然后針對寶寶的性格作出最恰當、合適的配合。
4歲~5歲 敏感而矛盾,在依賴與獨立間徘徊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注重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感情變得多樣化,除了父母和親戚之外,在幼兒園里也結識了不少新的小朋友。有些孩子話很多,喜歡找人傾談,他們的語言能力到了一定程度后,會主動與人溝通以試驗自己的能力,同時會喜歡和小動物或毛公仔玩具講話。
他們敏感的小心思有時會產(chǎn)生矛盾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在獨立性與依賴性之間,一方面不想父母經(jīng)常問長問短,諸多限制,但又怕父母經(jīng)常不在自己的身邊,所以即使寶寶開始上幼兒園了,父母也應親自多接送孩子,業(yè)余時間多與孩子接近,了解他,關照他,以免他們產(chǎn)生“爸爸媽媽不再理我,只把我放在幼兒園了事”的感覺。
父母對孩子發(fā)展的每個階段要有足夠的敏感程度,不僅要鼓勵孩子成長,還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在身邊,陪伴他們一起長大。
5歲~6歲 相當自我,自尊心很強
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自我,喜歡自己做決定,常常出現(xiàn)“不服管”的現(xiàn)象,民間也有“5歲6歲討人嫌”的說法。他們會認為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如果稱他們“小朋友”,也許還會讓他們感到“幼稚”呢!他們會收起自己的小玩具,覺得自己的事情自己都能辦了。雖然他們想表現(xiàn)得“成熟”,尤其是從幼兒園升到小學一年級,情況會更明顯,但另一方面,他們仍然很留戀在幼兒園時不用做太多功課的愉快時光。
他們自尊心很強,父母要特別留意這一點,在言語上要注意不要輕易吐露刺激孩子的話,比如說孩子愚蠢、沒用、笨蛋等等。爸爸媽媽要有耐心給孩子講道理、溝通思想,而不要嚴厲斥責,更不應該動粗打孩子。注意批評盡量回避親戚或朋友,也不要習慣拿自己的孩子處處和其他孩子比,否則會引起負面效應。還有,如果不是什么原則性問題不一定都要孩子聽家長的話,例如讓穿某一件衣服,而孩子不愿穿,那就不要非聽家長的命令不可,給孩子一點自由選擇的機會,對培養(yǎng)他們的思想和開拓精神都有好處。
6歲是學前最關鍵的一個轉折時期,他們要開始面對獨立,同時還會遇到一些從未遇到過的困難。無論在學業(yè)、人際還是個人發(fā)展上,都是一個重要階段。如果孩子在這時受到了很大困擾,又求助無援,精神上會受到很大傷害,可能會給日后留下一些陰影。
下一篇:你的孩子每天都快樂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請讓孩子擺脫自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