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一項對全國22個省市的調查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2.97%,在人際關系、情緒穩定和學習適應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有焦慮不安、恐懼、神經衰弱和抑郁情緒等問題的大學生占學生總數的 16%以上。心理不健康的問題已經影響到了我國人才的素質。這是記者今天從全國第三次精神衛生工作會上了解到的。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十分關心的問題。我國大陸17歲以下未成年人有3.4億,近十幾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加等社會因素,導致兒童行為問題、大中學生的心理衛生問題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因心理和行為問題導致的惡性事件屢有發生。吸煙、吸毒、酗酒、少女懷孕等現象的發生率也呈上升勢頭。有專家推算,到2020年,中國疾病總負擔中精神疾病的負擔將從今天的1/5上升到1/4左右。
面對我國現代化進程的急劇加速和與之相伴隨的心理問題的明顯增長,我國精神衛生工作隊伍無論在人才和經費投入上都缺乏足夠的準備。
專家提出,對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要依靠學校現有的工作隊伍和網絡,在精神衛生專業人員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面向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學校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隊伍建設制度化、規范化,逐步實現所有輔導和咨詢人員培訓后上崗、持證上崗,保證其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這樣就完全有可能使學生精神疾病和心理行為問題得到及時發現和適當處理。
下一篇:三大兒童心理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我們的孩子缺失了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