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
明天(26日)小學就要正式開學了,這幾天許多家長都在為孩子開學做準備,因為春節剛過,大多數家長對孩子開學的心理調節還未引起足夠重視。有關教育專家指出,新學期開學,家長一定要為孩子投入新的學習做“心理按摩”。
因為一方面假期生活節奏由松弛向緊張過渡,孩子會變得不適。
另一方面由于春節假期距離開學時間太近,節日里家里人來人往的熱鬧,孩子們的松懈情緒一時得不到調節,有的甚至對學習會產生反感或厭惡的情緒。
據青少年心理輔導中心的心理老師介紹,開學前后輔導中心忙碌的熱線電話里,最多的就是咨詢“開學焦慮癥”的學生。這種現象多集中于年齡13歲至14歲的性格內向的學生,而且女生以4∶1的比例多于男生。在分析“開學焦慮癥”的原因時,心理專家認為,開學后不愿上學的原因首先是學生的心理壓力大,表現為來自學習方面的壓力或人際交往的壓力,這些學生有時為了不去學校佯稱肚子疼、頭疼等;其次是學生的自卑心理嚴重,因為有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害怕面對來自同學和老師的“鄙視”目光,因而產生自卑心理不愿上學;再次是有些學生逆反心理強,一般是由于與家長的溝通甚少而產生頂撞家長的情況;最后,就是因為青春期心理和生理發育對異性產生愛慕,但缺乏與父母的溝通和與外界的交流而產生不正確的甚至錯誤的想法導致厭學。
孩子的“開學焦慮癥”多表現為失眠、恐懼、悲觀等癥狀。那么如何避免和解決這些問題呢?輔導中心的心理專家提醒,“開學焦慮癥”是一個很常見的心理現象。假期過后兒童的心理反差大,如果不注意調節就容易出現情緒障礙,但因為孩子年齡畢竟小,他們自身難以控制和調節這些問題,所以家長和老師們的關注和幫助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家長來說,應該適當進行與孩子成長同步的溝通教育,并正確地引導孩子循序漸進地適應開學后的生活;而對于孩子來說,也要自己調整好心態,遇事要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處理好與同學、老師之間的關系,并勇敢展現自己的優點,這樣就可以克服“開學焦慮癥”。
心理教育專家介紹,家長對孩子的心理調節可從幾方面入手:
一是調整作息時間的生物鐘,制定一張與學校生活同步的“安排表”,讓孩子“倒時差”,杜絕睡懶覺和看電視無度的情況。
二是向孩子說明即將到來的學習的快樂,分析新學期的學習特點,如能現身說法則更好。
三是耐心傾聽孩子對新學期的想法,適時指導。
四是共同討論孩子、家長及家庭的學習計劃,形成學習的家庭氣氛。
五是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打點開學的“行當”,一起檢查準備,共同創造開學氛圍。
下一篇:專家:咋讓孩子心理更健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冰冷家庭會導致兒童孤獨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